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李铭
[导读] 与传统知识课堂相比,智能课堂创造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
        李铭
        芷江侗族自治县洞下场学校418000
        摘  要
        与传统知识课堂相比,智能课堂创造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这是一种满足新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要求的学习模式。本文试图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探究如何利用智慧课堂培养学生的智慧。首先阐述智慧课堂的概念及特点,其次对初中数学教学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对策,希望以此实现课堂从知识课堂向智能课堂转变,探索一种既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要求,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学生智慧的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智慧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传统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太过突出,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个人素质能力得不到创新。进入社会后,学生被剥夺了双创的能力和素质,只能被动地接收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核心素养的出现打破了僵局,并改善了这一情况。基础素养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价值非常突出,首先,作为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最终受益者,在初中数学课堂构建过程中,学生的各种素质,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思维、数学建模、直觉现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都能获得良好的成长,这些能力不仅在数学研究中发挥直观优势和作用,而且在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核心素养作为数学素养的基础和核心,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和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下面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基于智慧课堂构建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及特点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
        一些研究学者对智慧课堂的定义解释是可以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方法的高效的现代化课堂。现在国内所说的智慧课堂一般是指构建一个满足需求的智慧环境,教师能运用一种智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智慧课堂的特点
        1.自主性和智慧性。智慧课堂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在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接受知识。2.灵活性和互动性。在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与同学交流互动,在探讨问题中互相进步。3.容易受课时过短、开设内容独立于日常教学等的影响。在以往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教师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初中数学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一)自主学习能力不高
        目前,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通常较低。在课前没有准备好预习。即使在上课之后,也不知道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知识点是什么。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在教学中的进度学习,没有太多时间独立思考。一些教师在讲解了理论知识后,就让学生做题,学生在知识理解不清时,不仅花费时间,而且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数学课堂的枯燥气氛。
(二)教学方式单一化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有些教师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的灌输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学生的交流较少,学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智力并没有提高。此外,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智力水平和学习特点。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也是学生学习热情降低的理由,无助于改善数学教学水平。


(三)创造性得不到发挥
        目前,按照数学教科书的顺序,首先给出一个定理,然后进行倒推。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开展教学工作。虽然可以培养学生的推导能力,但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会体验重建知识,他们没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很难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无法的到发展,更不用说智力发展了。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对策
(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智慧
        教师应该在上节课的结尾布置预习任务,留给学生自主预习的时间,学生在预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会对要学的数学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将自己觉得有理解难度的部分进行标注,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向教师进行提问,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自己解决数学问题。以“二次函数”这节课为例,教师可以先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并在预习工作中找出答案,比如:二次函数的概念是什么?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有什么区别?学生在思考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不但复习了已学知识,还学习了新知识,独立思考能力及数学思维得以培养,学生利用自己的智慧学习并理解了数学知识,学习信心及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可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生活化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初中数学教育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广泛。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绝不能片面地追求全、广,而是要站在大局考虑,做好教学过程、教学系统的安排与归纳,这其中就包括课堂活动组织、教学实践安排、教学问题总结、数学教学组织设计等因素。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意识。教学活动要具有吸引力、代表性、互动性、条理性。教师需要把握好生活与数学原理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活实际解读与传授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诉求,使学生问题意识得到成长。此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知识点质疑能力和问题解答能力。
(三)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也应注重与时俱进。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和单调的数学内容转化为图像,直观和有趣的事物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和激发他们有效思考的医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当教学“一次函数的图像”时,教师发现只是单独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因此,教师可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大胆创新,并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帮助课堂教学。为了让学生对一次函数y=kx+b有透彻的理解。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了y=2x的图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总结出“k”对一次函数图像的影响,在这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3x、y=4x之后,又画出“k”不断变大的一些图像,学生还可以从该动态图像中直观地观察到“k”对图像y=kx的影响。之后,老师用多媒体技术绘制了一些“k”为负数的图像,从而全面呈现“k”对图像的影响。随后,教师继续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想学生展示直观视觉图象,以便学生对数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学习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构建智慧课堂,为学生的智力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英, 石静, 刘军. 基于核心素养的智慧课堂探索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22).
[2]全琴.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17).
[3]肖军. 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J]. 科学咨询, 2018(33):61-61.
[4]姚子荣 基于核心素养引领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探讨[J]. 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 2017:110.
[5]牛萍.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 学周刊, 2019, 386(02):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