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许俊通
[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致力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许俊通
        诏安县桥东中心外凤小学363500  福建漳州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致力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衍生出来的新型教学方法。这样的教育形式,不仅仅是对于教师改变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方式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挑战,同时对于小学生在学习当中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纠正,也具备重要性的影响。所以各个学校以及教师都应该紧跟教育改革工作的潮流,注重在教育工作当中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与水平。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六年级阶段的数学教育工作,探究如何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六年级;数学教学;运用探究
   
        采用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模式来推进教学活动,不能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模仿,而应当是致力于运用这样的教育形式,让小学生能够在集体合作的过程当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接下来本文将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当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情况以及如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活动当中的运用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六年级数学教学活动当中的运用情况探究
    
首先在数学课堂的教育工作当中,教师对于小组合作这种模式的模仿,基本上是不存在问题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综合能力相差无几的小组,然后让这些小组以竞争的形式分别展开数学问题探索,以此来促进学生自我知识探究的能力提高。但是有很多数学教师在运用这一种教学模式的时候,仅仅是由于这种形式上的模仿,并没有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质性效果。例如在进行小组讨论的环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会处于游离状态,长期处于游离状态的学生数学成绩自然难以提高,甚至还会出现下滑的不良情况;还有的时候,由于在一个组内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为优异,因此大部分学生都会重性少数同学的权威,整个小组都会出现能从少部分学生的这种情况。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学生进行数学问题探究的任务就落到了组内少部分的学生身上,而其他学生在进行问题探究的时候是处于没有主见的这种状态的,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也是非常不利的。

由此可见,在现在的数学教育工作当中,大部分数学教师虽然都能够对小组合作这样的学习模式进行形式上的模仿,但是很少有数学教师真正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对于全体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数学成绩提高的实质性效果。因此在后续的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当中,要想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还需要数学教师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二、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

(一)适当增强小组成员的流动性
   
        在这里所说的小组成员流动性,就是指教师在进行小组分配之后,不能让小组成员永久固定不变,而应当根据组内综合实力的变化情况以及组内个别成员的自身表现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说,我是一开始将学生分别分配到了不同的小组当中,一段时间之后有少数几个小组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就充分说明了这样的小组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时候是非常高效的,那么数学教师就需要再次去进行小组内部成员的调整。比如将这些进步显著的小组优秀成员,调整到其他进步缓慢的小组当中,这样就能够为其他进步缓慢的小组带去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其他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此外,个别小组成员可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长期表现不佳,那么数学教师也需要对这样的学生来进行适当的流动调整,例如将他们调整到一些数学成绩较优的小组当中来,让这些数学成绩较优的学生形成集体的合力,对这些学习积极性较低的学生进行全体监督和帮助。

(二)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避免精英化教学
    
采用小组合作这种数学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避免精英化的教学,要以提高全班学生数学综合成绩作为首要目的,尽可能的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具体的数学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方式调整。比如说,在小组讨论的环节,教师可以提出让学生轮流发表意见的模式,这样就能够避免组内部分人员的绝对性权威。除此之外在小组完成讨论进行班级展示的环节,数学教师也要尽可能的规避少数人,占领整个数学课堂的这种现象,而应当给那些参与感较差的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在班级内部进行自我展示,不断受到数学思维的磨炼,以此提升数学学习的信心。

结语: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不仅仅要模仿这种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还需要去追求这种教学方式更深层次的意义,那就是以合作探讨的模式来增强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增强小组内部成员的流动性,尽可能的避免精英化的数学教学,尽可能的给予每一个学生适当的数学展示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何雯.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中的运用与研究[J].学周刊?教育科学,2015,(4)
[2]冯春花.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