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谢尉东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都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与习惯开展教学工作,
        谢尉东
        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城联小学 541106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都是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与习惯开展教学工作,但是小学阶段中学生的思维意识尚未发育成熟,理解能力还远远达不到成年人的要求,所以对于教师采取的很多教学方法都难以理解与掌握。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学生采取自己的思考方式去解决问题。而数形结合就是小学阶段中最常用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会对学会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笔者将在本文中对于如何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进小学数学学习中展开相应阐述。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渗透策略

引言:
        在小学阶段中,大部分的数学题都可以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解决,因此教师就要重视起来这一方法,通过数学语言将数与形的知识融合到一起,让原本抽象晦涩的数学知识能够更加清晰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的解题框架,最终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将数形结合与计算相融合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中,数学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要求除了认识数字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于数学更加感兴趣,从而使得课堂氛围更加轻松。因此,在进行计算教学中,教师便可以适当引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开展教学工作。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实际物体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计算符号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比如可以利用火柴棒,或者黄豆,来计算简单的加减法,这种方式更加直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例如在星星合唱队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先拿出来52粒黄豆,将毕业的9人去掉,再加入15粒新加入的队员。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抽象变具体,学生才能准确的找到数字之间的内部联系,最终使得计算教学的效果显著提升。

二、利用数形结合分析数量关系
        在小学低年级段的教学中,数量关系一直都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主要原因是由于数量关系较为复杂,对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学生无法真正了解到这些数量的含义是什么,因此也就无法有效掌握数量关系。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数形结合的方法有效运用进来,数量关系的体现就会更加明了。

例如在题中,电影院、饭店以及小明家都在道路的同一边,电影院与饭店的距离是30m,电影院与小明家距离40m,那么小明家与饭店的距离是多少?在这个问题中,大部分学生就对于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认知不清楚,以至于绝大部分地答案都是30+40=70m,但是,这个答案其实是错误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将这个位置关系图画出来,并引导学生将每一个地点的位置标出,用线段表示不同地点的距离,这样,原本抽象的题型就可以更加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通过画图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时刻保持专注的状态,听课效率也可以大幅提升,进而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轻松,教学质量也有了保障。

三、通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数形结合思想
        在进行数形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率先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并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培养起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对于本节课的问题进入深度探究,教师要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并在思考结束后让学生将所想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或者班级展示。例如这道题,学校有一个小操场,长5米,宽4米,现学校要对学校进行扩建,将长度增加2米,宽度拓宽至5米,请问操场的总面积增加了多少。当教师把这道题展示出来后,就可以让同学们开始自己的思考,此时有的同学会开始直接计算,还有的同学会开始画图,对于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师都应该给予支持,然后引导学生将操场改造前与改造后的示意图画出来,并根据所画示意图将操场改造前后的面积求出来,通过这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更强的课堂参与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并且由于学生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解决的数学问题,也可以使得学生产生成就感与自豪感,让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更加充满自信,勇于迎接今后学习中的每一项挑战。

四、通过数形结合提高学生数学感知能力
        在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下,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数字感知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对于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养成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进行数字万以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字感知能力,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例子,假设动物园有小鹿4只,让学生用线段表示出来,斑马的数量是小鹿的5倍,那斑马的线段长度大概是多少?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于数量关系的感觉,画出自己认为合适的线段。这些内容都可以让学生上来自己体会,通过这些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字感知能力,并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中,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教师应当明确教学方向,通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与流程,将数形结合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内,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数学解题思想。

参考文献:
[1]王东凤.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61.
[2]祁芳.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07):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