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祁盛
昆山市蓬朗中心小学校 江苏省苏州市 215333
摘要:在学生们学习的时间长河里,我们大概有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所以说我们的知识点大多数都是在课堂中学习到的,所以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小学是学习的开始阶段,在这个时间段学生们已经在开始慢慢接触语数英这些主科,这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比较新奇的,陌生的,同时接受起来也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尤其是数学这门科目。数学作为理科的代表学科,它会通过考察学生们对其知识点的把握程度,思维能力来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于刚接触的小学生们来说是困难的,因为它的知识点是比较枯燥无味,甚至可能会让人难以理解,所以说数学学科就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策略
“课堂作业”顾名思义就是指需要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课堂作业是作为检验学生们本节课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也是让老师们发现学生是否还存在问题,大多数人存在什么问题的一种途径。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课堂作业,让课堂作业能够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通过课堂作业,让学生们更好的吸取新的知识点,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作为最难的数学学科,课堂作业应该如何规划就是一个难点,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让其发挥出作用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本篇论文以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策略为选题,阐述了一些观点用来参考。
一、难易适度,不急于求成
当我们学习完新知识点后,老师布置一些课堂习题不能过于难,这个难的依据就是大部分学生是无从下手的,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巩固所学的知识点,老师们找出学生们这节课存在的问题,如果给出的题目大多数人丝毫没有头绪,那么课堂作业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老师们在选择题目的时候,既要照顾到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要兼顾好一些优秀的学生,各个类型的学生都要考虑到,既要考虑全体,也要注意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对待一些优秀的学生,除了要做所有人都需要做的题目以外,还需要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大的题目;对于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题目的难度,并且可以进行个别辅导,我们不能让他们对这门课太过于自满,也不能让他们失去信心。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到乘除法的时候,老师在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要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必做题要出一些基本的乘除法运算:8×12=?、12÷2×3=?,这些必做题就是全班同学必须做的,是需要计算到考核分里面去的,而出一些比较困难的选做题:12×25=?、36÷12×6=?,这些选做题不要求全部人必须做,只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去尝试。我们老师出题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去出不同难度的题目,变优秀都是一步一步慢慢来的,不可以着急,否则就捡个芝麻丢了西瓜。
二、作业量适当,摈弃“作业压迫”
中国的学生是比较可怜的,因为他们永远有做不完的作业。前几年的新闻报道中,中国的学生们屡屡上报,形象大多是放学后背着一个比自己还大的书包,书包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作业过马路。老师们总是运用题海战术去提高学生们的成绩这样做的优点是有的,毕竟是熟能生巧,做过的题型多了,考试的时候自然能考个好成绩,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有很多不可取的地方,它夺走了学生们的快乐,压制了学生们的天性,慢慢的成为了老师们和家长们眼中的乖宝宝。
所以说我们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要追求“精”,而不是追求“量”,要做到课堂作业在课堂可以完成,不带回家里去做,老师现场批改现场讲解,这样还会让学生们记忆更加深刻。我们课堂作业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们通过做题形成肌肉记忆,而是通过做题的方式巩固自己这节课的知识点,更好的让老师找出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如果题目布置的超量,学生们做不完题目,可能会敷衍了事,久而久之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老师们布置课堂作业要抓住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关键出题,让学生们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三、作业要“多变”,发散学生们的思维
小学生们天性活泼,思维多变,他们想问题总能从一些新奇的角度去思考,得到一些有趣的结果。所以说我们应该利用好他们的这个优点,让他们把自己的优点在课堂中充分的发挥出来,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学生们的领路人,要做的不是压制孩子们的天性,而是要利用他们的这种天性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题目要灵活多变,有多种解题的思路。比如说,在学习一年级加减法运算的时候有一道多数加减的题目:13+28+7=?,这个题目可以按顺序依次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结果,也可以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计算,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先算13+28=41,再算41+7=48,这种方法也是可以得到最后的结果的。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先算13+7=20,再算20+28=48,这种方法可以先算出一个较为简单的算式:13+7=20这个整式,再用这个整式去加28,这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更为简单,计算也不会出错,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们发挥自己的优点,到底选择那种计算方式去得出最后的结果,在最后老师可以让两种计算方式的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互助学习。
四、课堂作业设计要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表现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将课堂作业生活化就是在题目中加入一些生活的情景,可以是与自己有关的场景,也可以是老师构造的场景。比如说在计算20-3-8=?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向学生们提问:你拿着20块钱,给自己买了一根冰棍花了3元,又给在家里给自己准备晚饭的妈妈买了一些她喜欢吃的小吃花了8元,那么你现在还剩下多少钱呢?这样把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增添一些乐趣,让学生们情景式代入,实现数学课堂真正的生活化。
如今,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数学课堂作为重要的素质教育的阵地。多元化的数学作业对数学课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去设计数学作业,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罗群英,张静存. 生活中有数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作业设计[J]. 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04):P.1-1.
[2]袁美丽,王新强.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的改革探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38):29—29.
[3]李丽颖. 视角创新,前置设计——"学本课堂"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前置性作业布置的策略[J]. 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 2020, 000(001):49.
作者简介:吴祁盛(1985-09),女,汉族,籍贯:江苏昆山,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学生课堂作业设计适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