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成书
贵州省贞丰县鲁贡初级中学 贵州省 贞丰县 562200
摘要: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下,培养学科素养是当前学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之一。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提高,而且为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提供了帮助。本文章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进行分析,并指出了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有效措施,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科素养;培养
引言:化学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应当拥有的一种学习思维,也是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当前学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先决条件。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就是在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基本涵养,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提供帮助。本文章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进行讨论,旨在帮助学生养成化学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1]
一、化学学科素养的基本内涵
化学学科素养是当前初中生学习化学知识时必须要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具体来说,是指学生学习化学时应当拥有的五种素养,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以上五种是当今初中学生必须要拥有的五种化学学科素养。而初中阶段,化学学科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特点,对学生终生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关键阶段,也更是培养优秀化学人才的黄金期。
二、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有效措施
1、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责任意识
创新意识需要老师长期指导培养,让学生拥有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之后,再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培养。所以在刚刚接触化学知识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让学生建立扎实的化学基础。之后,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学生不断思考,进而加深学科印象,逐渐放开自己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与责任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水》这一课时,老师要对水的构成进行讲解,并通过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0=2H?↑+O?↑从而知道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然后让学生对于这个公式进行学习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责任能力。
2、在化学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在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实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化学知识的应用,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实验中,老师要让学生通过实践过程来培养变化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在化学方面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氧气》这一章节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实验来进行讲解,通过氧气与碳、磷、硫、镁等物质的反应,得出氧气特殊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于化学产生直观的认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
在我们生活中化学随处可见,而且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化学的变化。老师可以通过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和证明,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化学学科素养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空气》这一课时,就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举例。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关于空气的构成,在燃烧、爆炸中空气的作用等,老师可以通过对于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和化学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4、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如果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就会自主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生也会更加深刻的理解化学学科知识,并且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点的记忆。例如,教师在教学金属元素的知识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以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全面的了解多种金属元素的性质。这样一来,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也会变的更加丰富多彩,能够为乏味的化学知识学习增添趣味性,从而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三、结束语
当前教育背景下,化学学科素养是学科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不但可以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进行培养,而且也可以在生活中让学生学习化学,使学生的学习存在生活的每一处,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学习中的点滴做起,促进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从而为学生日后在化学方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梦娜.浅谈培养初中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教学策略[J].知识文库.2019(22):157.
[2]黄郁郁.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初中生化学学科素养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