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评价点亮小学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1汪澄 2.林香琴
[导读] 教学系统的设计中,评价亦是教育的核心指导部分,对于课堂的教学成效亦具有间接的影响指向
        1汪澄  2.林香琴
        1.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樊川书院教育集团  2.浙江省温岭市泽国小学  318020
        摘要:教学系统的设计中,评价亦是教育的核心指导部分,对于课堂的教学成效亦具有间接的影响指向。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亦需要加强对于评价的重视度。
        关键词:有效评价;小学数学;数学课堂;数学教学评价
        引言:
        在有效评价的方案设计中,教师应首先针对现有的不足所以分析,进而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与优化。
        一、课堂评价的意义
        评价作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其评价的方式以及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积极性。同时,完整的评价体系对于学生亦存在着监督与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评价机制的驱动下,主动参与至学习过程当中[1]。此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亦是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评价中全面且健康的成长与学习。
        二、目前课堂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一)评价存在片面性
        即便是素质教育普及发展的现代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以关注教学的方式以及学生的成绩,对于评价则较为忽视,因而多数教师仍延续着传统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片面性。最常见的评价形式则是以成绩为核心的评价模式,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2]。同时,在评价的形式上,也多是以教师的主观评价为主,单一的评价形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评价结果,不论从任何方面而言,都不具备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二)评价方式机械化
        在评价方式上,由于教师对于评价过程的重视度不足,对于评价所给予学生的影响亦缺乏理解,从而导致在评价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较为机械,缺乏感情。比如,教师的态度冷淡,评价过程认死理、较古板,认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导致在批评性评价中不注重场合与方式,致使学生在此影响下逐渐形成不良的心理因素。同时,在评价语言上,一句话反复说,且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久而久之,则使得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不再具有积极性,而是认为理所应当,从而导致评价机制失去了评价的价值。
        三、有效评价的策略
        (一)优化评价内容
        新时代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加的重视,在教育理念中亦是提出了教育的价值观念,即学生的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学生具有发展性与创造性,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因此,教师不应当局限于对于知识的评价,还应当在数学学科基础上,针对于数学能力、对待学习的态度、课堂中的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使得评价的范围更加全面,进而提高评价的全面性。
        (二)多样化评价形式
        1.语言评价和纸笔式评价
        在以语言评价和纸笔式评价的形式上,虽作为常见的评价形式以普及至评价过程当中,但仍需要加以调整,以优化评价形式,提高评价的效率。在语言评价方面,以往的教师多是以“你很棒、回答的很好...”等方式机械性的反复评价,缺乏了针对性以及评价情感,使得评价效率逐渐降低[3]。教师应提高对于这方面的关注并加以改善,在评价中明确评价的主体,将语言评价具体化,以真切的语言表达对于学生的赞赏,使得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的鼓励与表扬。


        2.过程评价和综合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对于学生的日常表现更加注重,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忽略了这一环节。事实上,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因而在评价形式上,教师应当加强过程评价的重视。同时,在此基础上,亦可延伸为阶段性评价,即由教师自主性的设立评价阶段,比如一周一评、一月一评等,进而将其作为有效评价的参考依据。另外,在形式上还应当将综合性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当中,通过整体的角度进行评价,将知识、能力、素养等因素作为一个整体的评价方式。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自评中正确面对自身的优缺点,这亦是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环节部分。在小学数自我评价中,自我反思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正视自身的优劣长短,比如题目错误的原因、知识点未能掌握的原因等等,从而促使学生得以在此过程当中提升其学习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与习惯。
        2.他人评价
        他人评价不仅仅指的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其亦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另一种角度帮助学生审视自身,从而形成教师、学生以及自身三方的全面评价模式,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形成对于自己良好的认知,从而全面改善并提升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在此过程中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四)评价方法科学化
        1.因材施教,评价标准因地制宜
        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优势劣汰,一致化的评价方式实际上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虽然对于学生的标准是以学生的发展阶段所设计的,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4]。因而在评价标准的设计上,应当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则不能用高标准要求学生一下子在学期内提升自身,而应当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基础能力逐渐提升评价标准。同时,还需结合学生的成长发展,定期修改评价标准,以形成更加科学的评价方式。
        2.注重赏识性评价
        评价的方式不仅是以督促为目的的评价,同时亦具有一定的激励性质,因而教师在评价中不能全然关注于学生的不足之处,而应当奖罚结合的方式,适当的进行赏识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成长以积极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赏识性评价的适度性,以避免学生形成自负心理,从而不能正确的认知自身,造成不良的教育影响。
        3.关注评价过程的及时性以及延时性
        另外,结合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时机尤为重要。教师应分辨评价的及时性以及延时性,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评价,能够使得评价效果有效提升。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了错误答案,教师则可给予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更正答案。
        四、结束语
        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意味着完善的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通过多个层面进行,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中亦需要加强重视,避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片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关居红. 浅谈小学数学关于有效评价的课堂教学[J]. 教育观察(上旬), 2019, 008(009):99.
[2]李婷婷.有效评价无限生机——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评价思考[J].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2017,000(002):49
[3]李波.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评价[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 000(005):P.91-91.
[4]周明月.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有效评价[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6, 000(012):212-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