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梅
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第一中学(环城北路校区) 湖南省 郴州市 424300
摘要:在信息化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下,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有效融入信息技术,以此来有效的迎合新课程改革教育要求,充分实现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促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不再局限于教材中,充分丰富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从而为社会输出全方位的综合性人才。本文将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 数学 信息技术 教学融合
引言: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是一门讲究逻辑严密性的学科,而当前的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存在着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化,课堂氛围枯燥、缺乏趣味性的现象,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会在很大程度上给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增添更多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可以直观地、形象地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帮助学生可以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演化、概念以及数学对象的本质等等,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一、融合微课,营造教学情境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数学思维能力,他们的数学思维处于一个密集的活跃性阶段,所以他们的数学思维会进行非常快的转化,同时也会让他们联想到更多的知识和内容。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进行融合,可以有效的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可以更加快速、更加准确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中,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高中数学学科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1]以函数的单调性相关知识内容的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时,就可以借助信息化微课教学技术来将本地的气温变化以折线图的形式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对折线变化趋势进行自主的思考和讨论,接着再将函数的单调性变化相关知识点进行结合,以此来有效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再将学生的这一求知欲望转化为课堂上学习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当中。数学教师通过利用微课这一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营造教学情景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在当前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同时真正还真正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相互融合的实践性。
二、融合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可以有效帮助数学教师突破教学难点问题,帮助学生简化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在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进行实践性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将数学学科中一些较为抽象、负责的知识内容,以一种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呈现,辅助数学教师将一些重难点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可以更加容易、更加快速地理解和吸收。
[2]以《集合之间的关系》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构建子集与集合的关系图,这样在节约课堂教学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快捷、准确的理解相关知识内容,从而最大程度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再比如在讲充要条件相关内容的时候,数学教师针对基础薄弱的一部分学生,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帮助学生进行相关概念的理解,充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数学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根据教学课件,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充要条件,有效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促使学生可以充分地体会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的实践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地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学科信息技术教学所带来了益处
三、融合白板,开展数形结合教学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在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图像的绘画较为复杂、困难,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可以适时的融合白板技术,来开展数形结合教学活动,以此来在短时间内将图形绘制好,并可以加上相应的图例解说,有效节约课堂时间,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3]以不等式相关知识点题目为例:设f(a)是定义在(0,+∞)上的单调递增函数,且对定义域内任意a、b,都有f(a·b)=f(a)+f(b),f(2)=1,求使不等式f(a)+f(a-3)≤2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这属于较为抽象的函数求解类型题目,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这属于比较困难的一部分学习内容,本道题目的阶梯关键是需要实现三种转化:1、将函数值间的不等关系来转化成自变量间的不等关系;2、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定制只能针对两个值大小进行比较;3、与此同时还需转化成自变量函数值,以此来建立关于a的不等关系,从而求解相应的范围。在这一解题过程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借助白板技术,来开展数形结合教学,绘制相应的图像,将转化过程进行展现,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知识点,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进而实现本节课程整体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的实践中,数学教师通过采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有效丰富数学学科的教学形式,更进一步的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充分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高中数学学科课堂质量以及素质人才培养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玉飞.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案例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42-44.
[2]张文艳.刍议如何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161-162.
[3]张守杰.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8(7):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