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荣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五中学 陕西省西安市710016
摘要:初中新课改强调构建更加直观、多元、有效的教学环境,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微课等智慧化教学方式的作用,形成课下课上的有机联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新时代还要发挥微课对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研究微课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案例
微课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而来的新兴教学方式,微课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有助于构建师生一体化的教学活动模式,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实践。新时代还要积极发挥微课教学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在微课环境深入学习数学知识。
一、微课对初中智慧课堂建设的价值
1.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微课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助于优化教学方式,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需要,推动数学教学实践的蓬勃开展。首先,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微课是当下最直接的信息化活动方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课下课上数学教学活动蓬勃开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能水平力、课本知识合理的配置微环境中的数学教学资源,更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其次,微课以视频为载体,有助于学生全面、直观、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可以给学生带来生动、有趣、互动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数学现象的注意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生活化的理解数学知识,而且可以消除学生数学学习的困惑,帮助学生回顾知识要点,促进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学习实践,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2.打破数学教学时空限制
微课是可用于衔接课上和课下的教学方式。微课适应了当下初中生快速发展思维能力的需要,在丰富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由于初中数学教材有一定抽象性,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的不紧密,需要学生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把微课融入数学课堂意味着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提供了直观的数学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数学领域具体问题,吸引了学习注意力。例如,在《立体图形与展开图》教学时,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给出思考题,一只壁虎在圆桶的下方,圆桶上方有一只蚊子,饥饿的壁虎要尽快吃到蚊子该走哪条路线。在视频画面将圆桶图形展开,促进拓展学生思维,还能帮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
3.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微课技术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微课教学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展示了各种“新奇”的数学现象,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微课建立了抽象数学知识与丰富数学现象的紧密联系,有助于家庭数学教学的蓬勃开展。在自媒体平台传播的初中数学微课可以建立学生数学社群,学生不仅可以在微课的基础上预习,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数学学习内容,达到数学教学精细化的效果。微课还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融入了时代特色,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主探究分析,在课上合作互动,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推动学生拓展思路。
二、初中数学微课堂建设的主要问题
1.教学模式相对陈旧
微课实现了部分数学知识的课下教学,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集中课堂时间处理重难点问题。有些数学课堂没能与微课教学保持紧密的联系,教师不注重开发优质的微课资源,不能把数学课堂教学与微课教学紧密的联系起来。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基本上以陈述式的讲述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学很难达到既定效果。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没能提高学生注意力,不能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没能基于微课更好的推动学生自主有效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教学模式固化,教学活动简单化,不利于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
2.师生互动不够充分
现代数学教学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力求构建实践化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学习。有些数学教学虽然采用智慧化教学方式,强调通过互联网渗透一些数学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
但是,教师在课上给学生预留的展示时间不足,不能就学生自学活动进行点评,教师没能解决微课教学的难点问题,学生自学未能得到教师关注,教师未能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初中、探究、比赛与创新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数学微课主动性。发挥教师对学生微课的指导作用,优化微课教学氛围,才能促进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学习。
3.资源配置有待更新
新时代的中学数学微课教学还要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强调依托互联网丰富数学课堂的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数学学习需要。但是,有些数学教师过于重视进度,忽略了教学的质量,有时未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突出表现在微课资源开发不充分,微课资源差异性不明显,微课不能满足所有学生需要。教师未能通过微课指导学生课下自主探究,课上未能展示初中生的数学微课学习成果。微课教学还要借助互联网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三、初中数学微课堂建设的案例分析
1.用于课前导学微课案例
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探究实践的空间,初中数学教学可以通过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调动学生注意力,借助微课讲解基础知识,推动学生进行趣味性的学习探索。教师应当进行课程分析,关注学生知识结构,结合现实生活和具体内容调整教学策略,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机会,保障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平行线及其判定方法》教学时,关键在于掌握判断平行线性质的定理,通过微课展示电塔、铁轨、并向排列的旗杆等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画出抽象的直线,明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的关键属性。然后再给出同一平面几组直线,让学生进行平行线判定,这样有助于学生基本掌握本课教学内容。
2.课上互动教学的案例
互动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这一环境可以采用微课教学的方式,基于多媒体展示关键信息,帮助学生形成思维认知的突破,并且优化课堂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反思数学学习方法。例如,在绝对值相关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演示数轴,8至原点的距离和-8到原点的距离是同样的,这样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绝对值,也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操作。教师给出数轴上的一个点,然后让学生标明准确的数据,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相关知识,了解绝对值的表示方法,促进学生掌握计算有理数绝对值的方法,促进学生理解绝对值非负的意义。教师还可以展示同学们上学的行走路线,从而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绝对值应用价值。
3.课下指导延伸案例
为了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还要采用课下指导延伸的教学方式。为了进步将重点延续到生活当中,促进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在课下复习微课中例举生活中的案例。例如,在勾股定理教学时,可以采用动画演示一个人在荒岛上探险行程。某人登岛后往东行走8km,往北行走4km,向西再走3km,继续向北走5km,遇到障碍往东转向,仅走1km找到宝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灵活解决数学问题。
结论:初中数学教学构建智慧化的课堂,还要从学生兴趣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合理配置信息化教学资源,采用趣味、直观、互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进行数学学习,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达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能力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正美.基于微课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16):46.
[2] 许永财.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探究[J].考试周刊,2019(4):96.
[3] 陆锦国.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J].中小学电教,201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