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中职制图课程相互融合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李莲
[导读]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计算机技术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李莲
        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计算机技术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掌握计算机知识已成为学生具备的一种技能。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工作作为铺垫。作为中职学生,具备识图能力是一种基础,更需要在识图的情况下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绘图,在理论的基础上指导实践,达到制图理论与计算机辅助相融合,用计算机软件来实际问题,为普车和数控机床加工零件作铺垫。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在不同的科目有所开设,但是大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不能将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想象出它的投影,这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将制图理论与机算机辅助设计结合起来?如何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制图中的三视图、立体图、零件图?大多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那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的将制图理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起来?
 一、中职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机械加工专业学生现状:
        我校机加工专业在行业领中是龙头,机加工专业在安康市职业学校专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2006至2020年,我学校的机加工专业在规模和班级人数中都在不断呈增长趋势,从最早30人到2009年在校班级9个,学生数达250人.我校的机加工专业学生在校都能取得一技之长,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校第三年还升本科;每一年安康市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我机加工专业参赛的项目中都取得的较好的成绩。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的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理论知识兴趣不高,动手操作能力弱,学习缺乏目的性,不知如何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绘图?这就需要我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制图的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由于制图科目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发挥空间想象力,结合实物举例和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做铺垫。
(2)制图科目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联系的紧密性。制图知识是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实践,只有在制图理论知识的学习前提下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计算机的魅力,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解决问题。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习需要到机房,在制图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对圆弧连接、吊钩、三视图、零件图的设计,每两节课都有一个实例.我校机加工专业班级学生人数在30人左右,而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配置的机房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机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安装的软件版本不同,这样就为实践带来困扰,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老师不仅懂得软件低版本的使用而且还需要会高版本的软件,学生的软件运用能力降低,课堂效果不佳。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我校的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对于从教多年的我,不仅是制图理论教学还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上机实践,在教学中多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制图理论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上机实践课,随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不断开展和推进,我也有了跟新的认识,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实例时,学生对于制图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学生在上机绘图中感受计算机的魅力,作品成功带来的喜悦感。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开展的过程中,融合制图理论,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制图理论。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教学中内容分成若干任务,然后根据任务,指导学生在上机中完成。
        学生在上机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1.命令掌握不熟,上一步完成后下一步不知如何操作;学生分组任务不明确,不知如何完成;学生参与度不高,一节课学生在积极配合,还有一些学生坐着不动,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好,老师上课多次引导,学生要么不参与,有的还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在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中积极采用任务驱动开展教学,我们课题组成员精心设计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实例,在制图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上机中广泛开展,根据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并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的反响很好。
三、在探索过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融合
        1.针对课题选了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最常见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修订了《机械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与当今机械加工行业最常见的30个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融合任务,其中圆弧连接、吊钩、三视图和零件图的实例,在识图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图形,理论指导实践,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更近一步理解制图中的规则和标注,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感受计算机的魅力。在《制图》课程中选定了最常见的15个制图任务。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最常见的18个任务。
        2.制定了机加工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人人技能过关考核办法和各实例的评分标准。
        通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探究,我们在《机械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两门课程上进行了大量的实例,制定了本学期实时性教学计划,人人技能过关考核方案,各个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例的评分标准。
        3.在运用计算机辅助绘图实例中,对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为了提高学生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上课之前,我会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上课之前把学生带到立体实物实训室,用心观察每一个实物,初步从不同的角度说出每个实物的看到的是什么?然后上机试着画出,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解决空间想象力不丰富问题。
        (2)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实例的正确率。
        上课前根据学生掌握计算机情况不同,根据不同的实例,要求小组代表把学生按照差异不同配成不同的组别,其中6人一组,按照分发的不同实例,小组成员绘出。组内责任心强的学生代表,在小组成员绘制中及时的给与帮助。
        (3)实例绘制中,人人参与、人人完成、人人过关。
        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人人技能过关和任务评分办法,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实例中,通过教师传奇屏幕查看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通过展示安康市计算机辅助设计项目取得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制图实例的绘制,通过人人技能过关和作品评分表,老师及时督促,学生在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堂中有所收获。
        (4)任务驱动教学在我校上机课程中出现和解决问题。
        我们学校的计算机机房D楼拥有6个,大部分机房安装的是办公自动化软件,其中两个机房安装的是计算机辅助设2012版本的,两处机房安装的是2016版本,这对教师上课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计算机机房同时上课的班级非常多,班级的人数不一。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基础不一,完成一个制图实例的时间不同,所以教务处安排课程一般都是两节或者四节课,这样,学生机房上课的时间变长了,在机房绘图的过程中会出现疲惫,有的同学任务完成了就不想再绘图了;有的学生干脆偷偷的在作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这样,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自学能力不强。上课的时候只能通过教师介绍绘图命令,学生又不乐意练习。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本学期实实时性教学计划,人人技能过关考核办法和任务评分表,每次上课布置任务制图实例,在机房上机绘制,上交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总之,机加工专业的制图理论很抽象,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性很强,要到达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实例,才能达到知识的掌握,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