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2期   作者:刘波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应当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方向,
        刘波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潮河镇瓦子中心小学校   四川省泸州市  646144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应当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和长久的,进而需要对小学音乐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因此,本文章主要探究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小学生之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引言: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陶冶学生的性情和帮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思想感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绝好的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教育,对学生的人生都会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在两会上,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上有这样一句话:"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沃土,创新是人才发展的规划,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得好不好,要看学生们的音乐水平能否经得住实践,是否具有时代创新的精神。在这样角度的基础上,本文章剖析了实践与创新和音乐教育之间的关联性,继而展开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论述。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受条条框框限制
        作为教师,大部分都是以教科书为教学的内容,语文和数学更是这样,必须以课本为标准,因为每一章节都是环环相扣的,不可任意删除某个章节,或者从这个章节跳到哪个章节,如果这样,学生会感到茫然。然而,音乐并不一样,灵活性非常大,可以有选择的空间,只要适合学生唱,学生喜欢的,有兴趣的,都可以作为教材,还可以结合环境的变化改变教材顺序,增减教材的教学内容。因为,教材不是每一首都适合学生的,有的歌曲绕口或者不好听,再或者不感兴趣,我认为可以删减,增添一些学生喜欢熟悉的歌曲和乐曲。[1]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六年级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时,我注意到学生唱得没劲,跟不上音乐的节奏,声音忽高忽低,断断续续的,我让同学们停下来,再多听几遍这首歌,把握音乐的节奏,仔细地进行聆听,几遍过后还是上不上去,我只当欣赏让学生听,不再要求学生必须会唱,从其他资料上找到类似的歌曲类型,只不过难度系数降低了一点儿,学生很快把握了这首歌的精髓。尽管如此,音乐教学也不是随心所欲,教材只是参考,要根据班级学生特点灵活使用,把教材用到极致。敢于创新,要以最大限度发展学生音乐潜能为目的。
        二、开展特色教育,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一门课程和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才有动力在课堂上继续进行参与和练习,学习效果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音乐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就要从对音乐的欣赏入手,而不是从理论讲授开始。因为,理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充分关注,也不能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备课的内容要多元化,找到能够吸引学生的点,开展特色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力。

[2]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六年级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我在进行音乐教学前,先通过视频和音频的方式,令学生充分感受到歌声的震撼和和谐之美,紧接着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一下唱这首歌的情景,通过互动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音乐教学中技巧的讲解也要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和性格的特点,可以借助动画和视频等,音画兼备的教学形式辅助课堂的教学,不再依赖书本上简单的文字知识,对学生进行技巧知识的引导。特色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习惯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中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注重音乐实践,发展创新能力
        刘向曾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学生们想要取得进步,必须要付诸实践,勤加练习。合唱作为一种集体形式的声乐艺术,对于年纪较小的小学阶段同学来说,要想唱好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为了让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就必须要对学生们进行实战的训练。大多数学生本身的音准和声音情感表达等都不具备音乐基础,基本知识掌握的也不够充分,进而对于合唱练习效果也会不明显。为了让音乐基础差的学生能够取得进步,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在练习中加入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的音乐能力提升训练。[3]
        例如,在学习人音版六年级歌曲《黄河颂》中,我要求学生进行大合唱,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可以从发出声音的要领,音调音准的要领以及合唱的站姿,吸气吐气的频率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指导,再加上反复的练习和纠正错误逐渐就能够使学生在合唱练习中掌握正确的要领,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其中呼吸方式对于学生合唱最为重要的,指导学生灵活的运用科学的换气呼吸方法,教会学生能够在合唱中学会真假音的转换和结合,从而使得合唱的音乐效果更加优美。在教学大合唱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在合唱中控制自己的音量,以达到合唱效果整体的和谐美妙。为了取得良好合唱效果,除了对呼吸换气的练习之外,还要注意学生吐字不清的情况,影响最后大合唱的效果。针对于个别学生发音不准,也需要进行特别加强训练。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节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一些打击乐器,来强调歌曲中的节奏特点,达到训练的目的。学生在音乐的合唱教学中,学会团结合作的精神,力求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教学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强烈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一个人发展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在小学的学科教学中,音乐教学是学科也是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素质教育中不能忽视音乐的教育,好的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之美,终身受益。这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求知导刊.2020(25):60-61.
        [2]释嫦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名家名作.2018(07):35.
        [3]赵芸.研究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8,38(13):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