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荣秀
四川省中江县城北中学 四川省德阳市 邮编 618100
摘要:实验自始至终都是佐证概念和猜想的重要基础,在理论讲解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尤为突出的,能够引导学生从更加直观的角度去感知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对此,本文也将以高中生物教学为切入点,立足于课堂实验的开展,从生活化元素融入的角度出发,分析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更加高效的现代化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生活化元素;融入现状;解决措施和方法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思路和方向。生物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要尤为强调生活化元素与实验教学结合的重要价值。
一、分析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发展现状
当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寻求改革和创新,仍旧是把自己当做课堂的掌控者和支配者,没有真正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价值,也没有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案例,导致课堂教学资源变得十分片面,课前准备工作也不够充分,实验教学也缺乏足够的素材和资料支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始终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上。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理解生活化元素提炼的价值和内涵,他们认为生活案例的引进,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反而是一种阻碍教学进度的做法,虽然能够在表面上活跃课堂的氛围,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和精神,但却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心理预期。而且,即便是部分教师尝试把生活化元素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但却并没有明确课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导致学生的学习也具有十分盲目性的弊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仍旧不足,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验技能仍旧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另外,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仍旧是以理论讲解的形式为主,没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没有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就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他们会认为生物课堂是枯燥且无趣的,也无法对生活化教学产生正确的认识。而教师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也扼杀了生活化元素与实验操作结合的可能性[1]。
二、分析生活化元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融入方法
(一)创设贴近生活的多样情境
生物学知识本身就是对生活中客观现象的概括和总结,所以也能够与现实生活中的生活场景一一对照。以腌渍黄瓜为例,黄瓜中的水分就会不断渗出,而这一现象就与生物学中的“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这一知识点对应;如果人的手指无意中遭到了针刺,那么人通常会先向后缩,然后再感觉到疼痛,这一现象就与生物学中的“两种反射受两个不同中枢的控制”这一知识点对应。
此外,在葡萄酒开瓶过后,如果没有及时饮用完毕,那么葡萄酒的口感就会因为醋酸菌的繁衍而变得更加酸涩。以上这些都足以说明,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生活中的各种实例,创设出多样化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迸发出对生物实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与制作腐乳有关知识的时候,学生在以往,大多都只能通过揉捏豆腐块儿感受到实验的新鲜和乐趣,但在后续操作的时候,却只是机械性的完成按部就班的工作,并没有从中挖掘到更加有用的资源和信息。对此,教师就可以去超市购买“红方腐乳”,然后把腐乳切成小块,当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候,让学生品尝腐乳的味道,记住腐乳的特点,然后凭借这一印象开始实验的制作
(二)借助生活中的物品和材料
从高中生物内容中可以看出,教材上实验方案所提及的材料大多都是经过反复的验证得来的,也与各大高校的研究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实验步骤和实验效果的设计上,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实验的步骤的确过于繁琐,例如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部分实验所用的材料在性质上也缺乏稳定性,甚至实验试剂也带有一定的途径,这就有可能给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和隐患。所以,教师应当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借助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和材料,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亲近感和熟悉感。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保留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和话语权,让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主观意识,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例如,在学习与制作果酒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基本的实验原理和框架,然后再向学生强调: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酿酒的材料,一般的果实都能够成为合适的材料。对此,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指示用葡萄酒进行实验,并在实验结束之后,鼓励学生在家选择其他材料,自主完成酿酒的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对不同原材料制作的成品进行比较和分析[2]。
(三)设计贴近生活的课题
从新课改中可以看出,课题研究是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也应当根据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开发新型的实验,让学生围绕核心概念,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究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意义,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达到新的认知平衡。例如,在学习与光合作用有关知识的时候,学生大多都会对:“夏季晴朗的中午,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有所下降,这一现象与叶表皮气孔关闭是存在一定联系的”这一知识点有所疑问,缺乏直观的认识。所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蚕豆或者是菠菜叶,分析气孔和叶绿体的外观,然后让学生展开联想:叶绿体与气孔的开闭是否存在联系?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设计出实验的目的和步骤,构建更加多样的实验课题。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中仍旧存在理念落后,方法单一的鲜明问题,这些都是阻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对实验教学进行调整和改革才显得更加急迫且必要。本文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生活化物品的展示,生活化课题的设计这三个角度,论述了实验课堂改革的方法与措施,充分结合了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内容,也凸显了生物知识的应用性特点,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施玉婷.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J]. 新智慧, 2019, 000(015):P.60-60.
[2]孙晓飞. 源于生活,走入生活——生活元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融入与应用[J]. 高考, 2019(15):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