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视域下高职院校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构建探析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6期   作者:王建英
[导读] 全国就业市场正经历着巨大变化,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上愈加重视。
        王建英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310008
        摘要:全国就业市场正经历着巨大变化,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上愈加重视。高职院校为了让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正积极构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结合高职院校就业形势,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越性,助力构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大数据视域,对高职院校构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做了一个简单探析。
        关键词:大数据视域;高职院校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构建
        引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让高职院校精准就业有了新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就业方向提供了一个精准依据。凭借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就业信息的集中处理、整合市场需求,为培养专业人才确定了方向,能够实现学生的精准就业,提高就业率。
        一、全面收集就业信息,合理使用就业大数据建立智慧就业平台
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成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周期,他们的资料和档案分别记录在不同部门。高职院校要将传统储存的各种独立资料汇总起来,把分散在不同地方、展现了学生不同阶段的学生信息整理成档案,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是迷茫的,对社会的认识不足,高职院校通过大数据整合学生信息之后,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精确的就业指导,这也是高职院校构建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根本。
就业信息除了学生信息,还包括政策信息、人才需求信息等多种多样的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将传统教育与新媒体结合,就业市场和高等院校人才之间的信息实现互通。精准就业实现的前提需建立在毕业生求职数据库上,这个数据库中包含了各类信息,以此为依据建立智慧就业平台。智慧就业平台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信息推送的滞后性,快速且及时地推送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也让学生的需求反映在平台上。同时有就业愿望的学生通过智慧就业平台这一多功能的网上平台,进行就业指导课程学习、职业匹配度评测和不同职业咨询等服务。学生在智慧平台上的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高职院校在信息库建立之后,学生亦学会使用就业平台之后,收集学生的求职意愿,在与招聘方发布的岗位中给学生推荐合适的工作机会,从而达到精准就业的目的。
        二、个性化指导,满足学生不同就业需求
一个人的能力能够决定他在职场中的岗位级别和收入水平,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中当其与该岗位有较高的适配度时,其开展工作就会顺利许多,这也就是需要实现供方与需方的精准对接。高职院校构建精准就业服务的原因也在此,就业服务的精准度是高职院校努力提高的。在针对学生就业问题的指导和服务中,以学生个体为中心,进行个性化指导。

届时大数据的作用就能体现在其中,大数据是借助网络媒介,实现资源整合,精准就业服务依托此手段,可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比如,高职院校在面对往届毕业生时的做法是明显区别于应届毕业生。在学生未毕业的在校期间,学校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业进展、奖惩情况有一定了解,在他们毕业后,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对学生就就业预期和求职方向做一个大致规划,让应届毕业生能从容面对职场。但在面对往届毕业生时,学校能做的就是提供建议,通过过往经验让学生自己选择职业。这也意味着高职院校的精准就业既要为应届毕业生进行多维度分析,也要多多追踪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为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谋求到更多可借鉴的实例。上诉做法是应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做法,在面对同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需求时,高职院校需要具体情况集体分析,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规范,为学生举办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专场招聘会。
        三、精准就业服务是个重结果的过程,需要就业工作者的努力
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是高职院校在面对学生就业问题时索求的结果。在服务成果上,高职院校希望提高学生就业率,实现精准就业。在实现结果的过程中,要确保服务过程中的流程规范、定制化知道,让信息服务根据及时性和专业性。学生在完善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的带领下,得到匹配的就业机会,实现对就业服务和就业结果的双重满意。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是要遵从就业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设计服务;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对就业学生的培训。
大数据时代,对就业者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有有了很大的提高。区别于传统实地的人才市场,许多招聘会均是在线上开展。所以精准就业服务要转变观念,创建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的智慧平台,实现就业学生和招聘方的有效沟通。在线上招聘会出现之前,就业者的信息化水平可能不是招聘方会做作考量的因素,但新事物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局面,因此就需要将智慧平台信息化处理。更重要的一点是关于工作者工作技能的培养,因为大数据采集信息的便捷性,双方信息往来便利,所以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加强交流和培训,锻炼个人能力,实现个人素质的提升。
        结束语:在大数据视域下,高职院校从学生求职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招聘方的用人需求,整合出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建立强大的就业智慧平台,由此构建完善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进行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戴杉,刘细群.高职院校如何精准助力乡村振兴——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3(6):16-20.
[2]张建祥,刘兴勤.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思考——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20(21):166-167.
[3]陈曼曼.高职院校分层分类精准就业指导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2):24-28.


用于2020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研项目——《大数据视域下高职院校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结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