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养成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2期   作者:刘站
[导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站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西飞第一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不仅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也能为其他学科的良好开展打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通过教给学生合理的阅读方法,给予学生科学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教学培养
        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而一旦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就会给学生的综合学习带来无穷的能量。尤其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帮助学生养成包括生活和学习在内的良好习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以及培养个性化的品质有着很大的作用。而如何以科学有序的教学方式实施,来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则是当前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关注和探究的重点。文章将从具体的教学实例出发,对此展开详尽的分析和探讨。
一、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阅读兴趣爱好的培养,是激发和促进学生积极阅读的巨大动力,只有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教师要给予学生阅读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在沟通阶段要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阅读,进一步感受文本,并逐渐在不同的文本阅读中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式运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这一文本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科学使用信息技术,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在具体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准备工作中,设计趣味的PPT幻灯片,以直观的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切的感受秋天。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后,教师就可以顺势导入新课的阅读学习。而在学生的文本阅读具体学习中,教师可以用一个或几个句子,来提问学生,让学生思考回答对于秋天的看法和感受。而在生字词的阅读学习中,教师可以避免以单纯的讲解方式,让学生记忆生字词,而是可以开展趣味的合作组词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在活动开始,教师可以让每人读一个词,然后组成一组,组对的学生加一分、组错不得分。最后看看哪个学生得分最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通过这一创新性的教学方式运用,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阅读的趣味性,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有着积极作用。


二、开展课外阅读拓展,丰富学生阅读内容
  对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单单是依靠教材中的文本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材设置也在不断创新优化,其中在每一单元的最后都有着相关的阅读拓展,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教学引导。作为新时代教师,应学会在教材文本的阅读学习后,及时为学生进行相关文本的阅读拓展,以弥补学生综合阅读量的不足,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广阔性,并积极自主的参与到课外文本阅读学习。
  例如在学习《司马光》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拓展《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阅读。由于这些文本对小学学生来说都较长,所以教师不能一味的强调学生的速度,而是可以将阅读分布在每天的课余时间中,让学生每天看一点,然后每周进行总结分析。又如在学习《去年的树》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由于这些文本篇幅相对较短,就可以让学生每天进行阅读积累,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好句或是精彩片段,或者是让学生写短篇阅读体会的方式,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于故事的感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下的阅读任务,结合学生的个性需求,定制阅读学习目录,引导学生进行广泛性的阅读积累。让学生在长期的坚持下,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进而稳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
三、创设趣味阅读情境,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阅读作为一个需要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的活动,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专注。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不足,且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所以更需要教师以良好的环境塑造,让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可以更为集中。以一定的气氛营造,让学生的内心不断地受到环境的感染,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印记,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利用学校图书馆,借助丰富的读物、图书馆阅览室,让学生积极进行阅读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设置班级图书角,定时更换图书角的图书,或是让学生将家里的书籍带入到学校中,与同学进行分享。而在班级图书角中,教师不仅要摆满为学生推荐的好书,还要有“书虫部落”、“书香阁”等,空出一定的区域空间,让学生自由阅读。通过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在教材外阅读,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阅读学习,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有着积极作用。另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阅读活动开展的方式,如《古诗三首》诗朗诵等,以阅读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逐步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用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阅读空间。重视通过丰富且多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开展,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阅读自信心,促进学生阅读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把脉课外阅读,阅出无限精彩[J].小学生(下旬刊),2019(11):95.
[2]张海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J].读写算,2019(21):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