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2期   作者:李建民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科素养的关键时期
        李建民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永兴乡中心学校    6748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科素养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性前提,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想品质的重要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所在,有助于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运用策略
        前言: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明确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进而可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最大优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中的课程知识大多都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所以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感悟力和学习效率,就需要教师能够创设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经历和心得体会,可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对文章所传达思想感情的情感共鸣,进而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例如,教师在执教《慈母情深》一课时,就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者是让学生依次用简短的词汇和语句来描述自己的母亲。从而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真情实感来引发对于母爱这一话题的情感共鸣,之后再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就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作者所传达出对于母亲的感恩之情,促使学生能够懂得感恩父母和体谅父母。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认知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所以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就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而问题能够起到教学诱导与推动的积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的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思维和课程内容,以提问的形式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思维。例如,教师在执教《四季之美》一课时,就可以转变以往“单刀直入”的教学模式,而是在授课之前向学生抛出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你们最喜欢的季节是哪一个呢,又是为什么呢?”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回答问题。

随后,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春天最美的是    ,夏天最美的是    ,依次类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想象进行填空。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创设读写情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阅读和写作一直都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这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相辅相成和互促互进的关系,可是当前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都会将阅读和写作教学分离开来,并没有意识到读写结合教学的优势,进而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总是得不到显著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创设读写结合教学情境,发挥以读促写和以写促读的教学效果,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例如,教师在执教《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时,就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品味文章理解作者变成树之后都发生了哪些事情,并体会到想象的神奇和魅力所在。最后,教师就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来进行随堂小练笔,要求学生以“我变成了....”为主题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四、创设合作情境,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当前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都逐渐意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也使得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通过创设小组合作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而且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锻炼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来创设合作教学情境,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在执教《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就可以依据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要求各小组成员通过阅读和讨论说明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以此来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都有着普遍的联系,并要求各小组成员能够在课下搜集和整理其他仿生学的例子,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合作探究的良好素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瓶颈,实现语文学科教学的创新和改革,这对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课程标准,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活动,打造真正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从而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读写情境和创设合作情境的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志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81-82.
[2]罗瑛.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12):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