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幼儿教育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2期   作者:徐倩 陈思言
[导读] 通过幼儿教育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能够为幼儿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成长态势
        徐倩   陈思言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幼儿园

        摘要:通过幼儿教育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能够为幼儿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成长态势,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自己的独立性进行操作和实践,借此帮助幼儿建立个人自信,更好的投入到日常生活当中。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教师可以通过教育活动的多样性进行教育引领,促使幼儿在丰富的教育活动体验中逐步掌握独立性的操作方法,具备独立操作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独立性;教育培养;日常示范

        
        为了有效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教师需要通过教育步骤的丰富化实施为幼儿呈现良好的成长氛围,保证每一位幼儿积极参与独立性培养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示范帮助幼儿掌握独立参与日常活动的基本方法,借此强化幼儿的独立操作能力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活动指引帮助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自主操作,借此强化幼儿的独立操作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师评价的形式对幼儿给予鼓励,帮助幼儿建立独立操作的自信心,更高效的投入到后续的独立操作活动当中。由此可见,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教师需要保持一个长期战斗的准备,针对性,长久化对幼儿的独立性进行教育培养。
一、教师日常示范
想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教师需要首先帮助幼儿掌握独立操作的基本方法。此时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日常示范,这种示范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独立操作技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努力完成实践活动参与。结合教师的示范和帮助,幼儿能够顺利掌握独立操作的基本方法,且能够积极尝试,认真思考,尝试结合自己都逐步建立起来的独立性,进行日常的生活参与。
例如,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进行教育示范,尝试通过提问题的形式引领自己进行思考,帮助幼儿在观察中逐步建立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每当教师为幼儿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时候,教师总会以自言自语的形式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再结合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尝试帮助幼儿借助这种形式更好的理解趣味化故事内容。久而久之,教师发现幼儿也能够凭借这种思考的独立性进行故事聆听。在后续的故事讲述中,只要教师讲述一个故事,幼儿就会自发的提出问题,然后结合一些有趣的问题,更好的进行故事的欣赏和感受。由此可见,幼儿教育中的故事聆听不仅仅是故事的讲述过程,也是教师通过日常渗透培养幼儿思想独立性的重要教育步骤。


二、教师活动指引
当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时候,教师为了培养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操作,可以通过活动指引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自主操作的基本方法,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实践当中。在教师的积极帮助和引导下,幼儿不仅能够建立起良好的独立操作能力,还能够积极应用自己的独立操作意识,投入到趣味的教育活动当中。
例如,当教师引领幼儿在操作区域中参与乐高积木的拼插时,一开始教师发现幼儿不具备独立性,每操作一步的时候都会询问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结合乐高积木的拼插技巧进行了详细讲述,帮助幼儿熟练掌握乐高积木拼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当教师顺利帮助幼儿掌握了乐高积木的拼插方法后,教师发现幼儿能够更主动的参与活动,且能够具备一定的活动参与独立性。在后续的教育活动组织中,幼儿不仅能够主动参与乐高积木的拼插,还能够对其他幼儿的拼插过程给予帮助,具备良好的操作独立性。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引和帮助,能够使得幼儿具备一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幼儿逐步建立起独立性的保障。结合教师的积极指引和乐高积木拼插的基本步骤讲述,每一位幼儿都能够顺利投入到乐高积木的操作中,也能够在这种独立性的活动参与中建立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教师评价鼓励
在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践中,为了进一步强化幼儿的独立性操作能力和独立参与积极性,教师需要通过教育评价与鼓励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促使幼儿更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活动当中,进一步实现独立操作能力与意识的强化。结合教师的评价鼓励,幼儿不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也能够自信满满的参与独立操作,更好的投入到日常生活的独立实践中。
例如,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的评价与鼓励是帮助幼儿建立独立性,参与积极性和展示主动性的重要保障。在美术绘画教育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自主操作,尝试凭借美术绘画活动的实施培养幼儿的活动参与独立性。首先教师会对于幼儿的创作参与给予评价,通过这种形式肯定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其次教师则会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通过这种形式肯定幼儿的进步与成长强化幼儿的活动参与主动性;最后教师则会针对幼儿的创作思路与创作想法进行评价鼓励,借助这种形式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思想,促使幼儿具备思想的独立性和实践操作的独立性。结合教师的积极引导和评价,鼓励幼儿能够建立思想独立性与操作独立性的主动性,也将在自信满满的参与中实现进步和成长。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针对幼儿的独立性进行教育培养,帮助幼儿在丰富的教育引导和活动实践中切实具备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在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示范活动指引和评价鼓励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帮助,促使每一位幼儿都顺利掌握独立操作与活动参与的方法,积极应用自己的独立性尝试完成活动任务,建立个人自信。多样化的教育活动能够为幼儿呈现一种良好的独立操作氛围,促使幼儿主动积极的运用自己的独立能力,也能够帮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就感。最终,幼儿不仅能够凭借独立性积极参与到日常的教育活动和生活实践当中,也将凭借日趋完善的独立性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与素养的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曹梦婷.家庭环境对幼儿独立性发展影响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
[2]张莉.论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对孩子规则适应和独立性的引导[J].读写算,2018(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