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梅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256658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但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善,一些传统教学方法已经落入平稳的臼中,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信息技术时代给教育改革带来的良好契机,以此创新和改进教育战略,表现语言课堂生动有趣的新面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创新
教育作为老行业,其实施手段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更好地发挥社会培养人才的作用。并且,在现在的时代,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基本上信息技术是不可缺少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教育方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认真分析语文学科的特点,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形式,从而创新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提高。
一、引入文字动画,丰富表现形式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工具。在此背景下,许多小学生可以从手机、个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中了解到很多知识和信息,其视野和见识也开阔了。但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基本上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现的,与学生从其他途径知道的世界相比,语文教科书很无聊,很难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室中,教师能够利用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工具,以文字和动画等生动的形式表现知识内容,为学生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自主上课。
例如,在《北京的春节》的课上,笔者首先让学生在多媒体上看春联、爆竹、饺子等照片,让学生根据这些照片推测节日,交流节日活动。在说明课文内容的过程中,笔者将以照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课文中出现的东西,如腊八粥、八蒜、杂拌儿等。除此之外,还播放了几段除夕、元宵节灯会节日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文本中描绘的情境。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丰富知识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二、加强资料扩大,开阔知识视野
小学语文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基础,但由于小学生视野狭窄,认知能力低,学习过程中常常听不懂,常常难以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整体知识内容的掌握,消耗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是,在信息技术时代,很多信息和资源被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准确地获得所需的信息,使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变得非常方便。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资料的扩大,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有效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为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而努力。
例如,在《石灰吟》的课程中,考虑到很多学生对“石灰”的理解不够充分,会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所以笔者从网上搜索关于“石灰”的资料,让学生理解石灰的特征和开采过程等知识。在分析这首诗的内容时,很多学生对诗人都很感兴趣,所以笔者让学生搜索诗人于谦的相关信息,让学生理解于谦的一生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然后利用文字和历史纪录片,重点介绍于谦在北京战役中的勇敢行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文的内容,促进学生正确把握诗歌内在意义,丰富学生的历史常识,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三、增设互动环节,激活教室气氛
语文学习应是师生互动、学生共同探讨的过程。学生可以积极跟进课堂节奏,保证学习效果。但在语文课堂上,很多学生呈消极的被动学习态度,很容易发现他们不愿积极参与课堂思考和探索。这是由于教师盲目追求课堂进度,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过程,而教师的教学态度又认真又不灵活,教学方法老化,增强了课堂的无聊气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信息技术的引进为创新课程形式、丰富课程活动创造了良好机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增设互动环节。因此,要活跃教室气氛,让学生保持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育的中间阶段,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置问答、游戏等交流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消除学生的疲劳感。比如,在《寒食》的课上,笔者给学生组织了“排队工会”的游戏。其形式是,让学生在多媒体画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汉字中,快速找到其中的完整诗句。例如,笔者打乱了“寒食东风御柳斜”的顺序,然后混入“客厅”“青青”“小楼”“昨晚”等干扰性的词汇,让学生快速组合诗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师生交流,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有丰富的学习欲望。
四、鼓励自主学习,促进能力提高
知识之海广阔,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只有九牛一毛,许多知识需要学生自主独立探索。并且,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学生不能经常接受教师的鞭策和指导,很多问题都是需要学生独立解决的,这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在信息技术时代,学生可以轻松获得更有益的知识和信息,以补充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例如,在《匆匆》的课程中,这篇课文难易度适中,意味深长,所以笔者让学生利用上课时间自主学习。首先,笔者要为学生安排以下工作:
(1)关于作者朱自清,你知道他的哪些事迹和作品?
(2)这篇文章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和节奏来朗读?如果有条件的话,请录下朗读课文的录像。
然后,笔者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导下自学。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力收集、扩大、筛选和整理相关资料。最后,在课上,笔者让学生说明课文,自己进行补充和指导。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也就是说,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从而创新教学方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爱红.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J].江西教育,2019(30):42.
[2]廖信期.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小学教育研究,2019(29):55-56.
[3] 王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6(0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