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焕云、胡建荣,杨东斌,黄贯峰,耿红芳,马利燕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 河南鹤壁 458030
[摘要]:医疗行业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工作上的任何差错可能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影响,所以在培养医学生需要更加严谨、慎重,针对不同的医师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全科医师拥有全面的知识体系,目的是为基层居民的健康服务,将社会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利用。因此根据全科医师的工作特点不仅需要加强其专业能力同时还需要兼顾医学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以提升我们医疗的服务质量,为基层医疗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全科医师培训;实践价值
全科医师是现代医学发展中出现的一类新兴学科,最开始是由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首次明确提出,随后被我国对外交流学者引入国捏。随着我国医疗的不断发展,在1997年时国家重新对各个地方的诊所,社区院以及乡镇卫生院进行改革规划,建立起一个便捷、省时、有效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并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探索[1]。近年来,对于全科医师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视,发展迅速[2]。因此,我们对于全科医师的培养也不断思考和研究,不断发掘学科特点对医师进行针对性的高标准培养。我们对于全科医师的培养目标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所讲授的知识,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全科医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存在许多全科医师对于为什么进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因为据调查显示许多全进行规范化培训学员不是主动选择学习此学科,
同时部分认为医学人文素质与临床救治中没有必要联系,缺乏学习的目的性因此导致培训质量下降。全科医师在规范化培训中任务繁重,压缩了学习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精力和时间[3]。另一方面,临床带教老师有繁忙的临床业务等多方面事务,忽于对规培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和监管,导致规培生疏于自我管理、态度散漫。目前,对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设置医学人文素质相关教学课程,但该课程普遍学时较少,同时课程体系往往缺乏连贯性、持续性,导致对规培生人文素质教育成果收效甚微。传统的授课方式无法与临床实践相融合,导致学生无法合理运用培训内容在实际情况中。
二、提高培养全科医师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的方法
一方面,提高社会对于全科医师和医学人文素质的认识,增强全科医师的地位和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医学生进入这个队伍中来更快更好的发展该项学科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在开展教育前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随后告诉学生学习的原因和目的。并在进一步的课程学习中制定新颖的学习形式,提高同学实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在课程教学设置多种情景和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如何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如何面对和处理在就诊中患者的问题,帮助规培生进入临床提前做好准备。
同时,规培生进入临床后还需定期安排此类课程,为进入临床实习规培生遇到问题时,提供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平台。此外,提高带教老师水平对其资质进行严格评定,对于审核未通过的老师需要取消其带教资格。并要求带教老师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同时定期安排老师与学生进行实践交流,共同探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学相长[4]。定期安排学生对教师带教评定,对差评达到一定程度的老师进行谈话和处理。带教老师需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耐心地根据自己的经历予以了建议和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希望和学生一起讨论,整个过程对老师和学生都在多个方面有收获和进步[4]。
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全科医师培训中的必要性
全科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主旨是“以人为本,服务基层”,所以全科医师主要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服务,不仅需要面对各个系统疾病的急重症患者也需要为各个系统的轻症、慢性发展的患者积极诊治。同时,这也就要求全科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救治,也需要为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处置是极为复杂的工作。全科医师需要承载者综合性、连续性以及人性化的服务要求,以坚实其“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发展模式,让医疗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对全科医师进行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可以提高患者的救治过程中的依从性,居民就诊率以及减少医患纠纷,甚至对保证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具有深远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和生命健康等多个方面有了更多的期许。全科医师直接服务于基层地区的各个年龄层患者,在临床中会遇到未发生、轻症、慢性、重症、急症以及恢复中的多种患者和多种疾病,是保卫人们健康的重要战士[5]。近年来,全科医师的发展越来越得到国家和人们的关注,因为社区患者结社会背景、文化程度较为复杂,对于全科医师不仅需要有临床专业知识这一基本要求,还需要有人群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以及医学人文素质,这样才能为患者解决问题,保证医患间的良好沟通[6]。所以在全科医师初入临床后就打好坚实的基础,也对提高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和改善基层医疗服务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苏健,徐冰,季州,等.全科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4):31-32.
[2]余磊.临床教学路径对提高普外科带教实习生的技能实践和护理知识的应用价值探讨[J].人人健康,2020,No.516(07):270-270.
[3]张鑫.基于柯氏评估模型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估研究--以在校医学生为例[D].2019.
[4]王朝昕,陈宁,刘茜,等.我国全科医学科研发展的回溯与展望:发展历史、研究领域及瓶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9(7):1069-1072.
[5]刘美娟,张小茜,刘永全,等.PBL教学模式对提高呼吸内科临床带教学生学习质量及改善学习氛围的价值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8(No.600):131+166.
[6]熊春华.全科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探讨[J].普洱学院学报,2019,035(002):P.119-120.
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研究,编号:Wjlx201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