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监测ICU肝病病人PCT水平在判断血流感染和指导抗生素使用中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   作者:泮仕广
[导读] 目的:研究检测降钙素原(PCT)在判断ICU肝病病人血流感染细菌类型及指导抗生素治疗中的价值。
        泮仕广
        山东省烟台市奇山医院   山东 烟台264001
        [摘要]目的:研究检测降钙素原(PCT)在判断ICU肝病病人血流感染细菌类型及指导抗生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把参照组(健康体检者60例)和研究组(重症监护病房肝病并病人60例)作为分析对象,在健康体检者体检当日和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当日的,检测其血PCT水平、白细胞计数,并进行血液培养和细菌鉴定。对疑似血流感染的肝病病人采用抗生素治疗,分析检测抗生素治疗后第1.2.3天的检测PCT水平,病例选取时间始于2020年1月,止于2020年12月。结果:研究组的PCT阳性率为71.89% 高于参照组的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革兰阴性菌组、革兰氏阳性菌组PCT水平高于真菌成长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而 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抗生素治疗第2.3天抗生素有效组PCT水平低于抗生素无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监测肝病病人PCT水平,能够帮助早期干预并对抗生素进行合理的指导,达到减轻病症,降低病人死亡率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降钙素原;ICU肝病;抗生素;

        血流感染又叫败血症,对于血流感染病人,需要积极的进行抗感染治疗,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需要做血培养来明确病因。因为血流感染病人病情变化非常快,不能等待培养的结果再进行治疗,需要根据临床的经验进行抗感染处理。如果病人的血培养结果阳性,再根据药敏试验来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有些败血症病人会合并有感染性休克或者多脏器功能损害,此类病人病情非常危重,需要入住ICU来进行综合治疗 [1]。血流感染常为重症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其发病率呈持续增高趋势。早期恰当的初始抗微生物治疗对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2]。 因此,如何快速诊断血流感染的方法是目前的重点。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都是诊断血流感染的生物指标 [3]。本文以肝病病人为分析对象,分析PCT、 WBC在肝病病人血流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作用,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具体情况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和重症监护病房肝病病人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组中男30人,女性30人,年龄区间21-74岁;将研究组病人分为有致病菌组90人和无致病菌组90人。有致病菌组,男20人,女10人, 年龄 27-77岁。 无致病菌组, 男 16人,女 14人,年龄 28~76岁,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将有致病菌组分为革兰阴性组30人和革兰阳性组30人,真菌成长组30人。 根据抗生素效果将有致病菌组分为抗生素有效组66人 和抗生素无效组24人。对两组病人的自然资料进行统计,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将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后发现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抽取体检者当天、进入ICU肝病病人当天与疑似血流感染病人的第1.2.3天之中的早晨空腹血液5ml,监测出血清PCT, 凭借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 型抗凝全血以监测全血类细胞, 搜集如上病人在1.2.3天之中10mL的血液样品进行血液培植.并认真记录。根据血液培植的成果,把病人分作有致病菌成长组、 无致病菌成长组,把有致病菌成长组病人分作革兰氏阳性菌成长组、革兰氏阴性菌成长组、真菌成长组,与对照组比照PCT、 WBC计数;把有致病菌成长的全部病人分作抗生素有效组与抗生素无效组,对比PCT,观察抗生素效果[3]。
1.3观察指标
1. 观察健康体检的参照组与研究组阳性率,PCT 阳性标准为PCT水平大于0.5μg/L.
2.观察并记录革兰氏阳性菌成长组、革兰氏阴性菌成长组、真菌成长组PCT、 WBC水平
3. 观察抗生素有效组与抗生素无效组PCT与抗生素成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组间计数资料如PCT、 WBC水平等应用(士s)表示,行t?检验;计量资料如PCT阳性率等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健康体检的参照组与研究组PCT阳性率
                研究组的PCT阳性率为(78.89% )高于参照组(0%),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详见表1。


2.2对比革兰氏阳性菌成长组、革兰氏阴性菌成长组、真菌成长组PCT、 WBC水平:
        革兰氏阳性菌成长组、革兰氏阴性菌成长组、真菌成长组PCT指标,差异明显(P<0.05),WBC水平没有明显的差距,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对比抗生素有效组与抗生素无效组PCT与抗生素成效
        抗生素有效组病人与抗生素无效组病人在第2 、3天中的PCT加以对比,差异明显,说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研究发现[4], 对革兰氏阴性菌成长组、革兰氏阳性菌成长组、真菌成长组的病人的PCT对比,差异明显,P<0.05, WBC计数对比, P>0.05; 抗生素有效组病人与抗生素无效组病人在第2 、3天之中的PCT对比,P<0.05。
        可见, 检测降钙素原(PCT)在判断ICU肝病病人血流感染细菌类型及指导抗生素应用在治疗中,能够尽早为脓毒血症病人施行干预,从而减小死亡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学文,吉英嵘,文晓宏, 等.降钙素原在判断ICU肝病患者血流感染细菌类型及指导抗生素治疗的价值研究[J].肝脏,2020,25(6):620-622.
[2]古力阿伊木?尼牙孜.动态监测ICU肝病患者PCT水平在判断血流感染和指导抗生素使用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2):146.
[3]刘佳, 陈霖, 朱恒志,等. 动态监测ICU肝病患者PCT水平在判断血流感染和指导抗生素使用中的临床价值[J]. 海南医学, 2017.
[4]闫晶. ICU血流感染回顾性临床研究及相关卫生经济学分析[D].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