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静 王艳秋 王芳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辽宁大连 116001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微信”在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实践研究。方法 选取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儿科护士160名,随机分为两组,各80名,对照组仅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行应用“微信”模式,对比两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及评判性思维量表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及评判性思维量表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信”对提高儿科护理带教的教学效果显著,应多加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科;微信;护理;临床带教
儿科是涉及学科较多的综合性科室,包括解剖、急救、创伤等[1],同时,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系统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操作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2],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实习带教工作模式,提高实习护士的学习工作效率,使其更快地适应儿科的护理工作任务,达到教学工作目标。此次研究主要为应用“微信”对儿科护理带教的价值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的160名儿科护士纳入至本次研究中,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名。对照组中,男12名,女68名,年龄19~27岁,平均年龄(24.51±1.22)岁。实验组中,男14名,女66名,年龄17~29岁,平均年龄 (25.21±4.16) 岁,组间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1)实习生均为护理专业;(2)均由患者本人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3)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成立。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心理及精神疾病者;(2)中途或无法完成本次研究者。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患者传统教学模式,由护士长选出实习队长,分配教学任务,制定教学实际总目标,实习队长辅导护士长工作,定期进行教学工作报告汇总,了解实习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考核题目,要求实习生熟练掌握。
1.2.2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微信”模式,包括:①带教老师建立相关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将教学大纲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并置顶,安排实习小队长将实习期间要完成的理论及操作知识概要发布在实习微信群,传达给每一位实习护士,以便实习护士做好自身准备工作。②通过微信视频,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根据每位实习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工作安排,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制定多个阶段性小目标,以相对减轻实习护士的学习工作压力,同时,能够提高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③要求实习生在出科前掌握儿科常见病的护理要点,尤其是急救措施,并且能够独立完成护理项目的书写格式及书写标准,将标准的护理书写模板发布到微信公众号内,以便实习生学习。严格执行主管医生的医嘱,帮助患进行详细的护理措施,及时与主管医生通过微信群沟通患者病情进展情况,能够处理突发情况。④相应的考核需达到考核标准,定期进行总结汇报工作,提高学习工作效率。⑤定期在公众号发布相关学习内容,帮助实习生学习如何观察患者的情绪波动,及时制止不良情绪的产生,起到情绪调节的作用。如何指导患者调整不良情绪,如深呼吸等。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积极心态,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耐心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对患者的疑问进行全面分析及解答,尽量消除患者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1.3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及评判性思维量表评分情况。
1.3.1理论成绩:包括相关儿科护理知识的考核、基本操作步骤的考核、标准护理文书的书写、基本急救措施的应对策略等。
1.3.2操作成绩:包括儿科几个重要的护理操作方法、急救措施的考核等。
1.3.3教学满意度评价:包括实习环境、工作效率、教学效果评分等。
1.3.4评判性思维量表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单位用(x±s)。P<0.05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护士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实习护士出科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注:组间对比差异明显,a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教学满意度情况对比
实验组教学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png)
注:组间对比差异明显,a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3两组实习护士实习前、后评判性思维量表评分比较
实验组实习护士实习后评判性思维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png)
注:组间对比差异明显,a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应用“微信”是教学工作中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及实习生微信群,促进提高实习护士的学习积极性[3],通过定期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相关知识及实操视频,加强实习生对理论基础及相关实践操作的深入了解,有利于迅速提高实习护士的临床操作技能及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从而提高实习护士解决问题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水平及教学满意度[4]。
本次实验中,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及评判性思维量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应用“微信”对提高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显著,临床应用较好。
综上所述,应用“微信”对提高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洁,吕伟冬,周玲.探讨微信平台联合CBL教学法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J].当代医学,2021,27(03):190-191.
[2]赵霞,高岩.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康复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01):194-197.
[3]李鹏程,姚娜,陈小霞,等.基于微信信息平台的PBL教学法在肌肉骨骼康复学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2):33-35.
[4]江玉,张文慧,董芳辉.基于"互联网+"的立体化教学对急诊低年资护士考核成绩、病情分级能力及主动学习能力的影响[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10):1232-1236.
[5]刘典美,马桂凤,邵伟光.“CBL教学法+微信辅助教学”的联合教学模式在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8):238-239.
[6]程桂莲,沈旭东,吴永友,等.基于PCAS及微信平台的PBL教学在消化科规范化培训医师带教中的经验[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1):10-13.
[7]刘晓蓓,肖红,李红建,等.PBL教学模式在影像中心住院医师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新疆医学,2020,50(03):31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