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推拿法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成效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   作者:何东南
[导读] 目的:观察六步推拿法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成效。
        何东南
        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 重庆 408200


         
        摘要:目的:观察六步推拿法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0月接诊腹泻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六步推拿法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步推拿法护理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儿症状改善显著,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六步推拿法;小儿腹泻;护理

        小儿腹泻夏秋季多发,在我国儿童常见病中发病率居于高位。小儿腹泻日久不愈,影响消化系统功能,机体不能吸收小儿所需的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引起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还可导致脱水、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小儿腹泻的中西医疗法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对于小儿这个特殊的群体,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实际临床效果不够理想。而中医特色疗法,六步推拿法都属于外治法,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患儿易于接受,无痛苦,经过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8个月至6岁,平均年龄(3.65±1.73)岁,病程3~10天,平均病程(6.22±3.72)天。对照组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6个月至6岁,平均年龄(3.52±1.64)岁,病程2~12天,平均病程(6.75±3.47)天。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六步推拿法护理,具体如下:①腹部直推任脉(从巨阙到神阙),八字分推法推足阳明胃经(从不容经天枢到水道);②背部直推督脉(从大椎到脊中),八字分推法推足太阳膀胱经(从大杼到脾俞);③按揉神阙穴和龟尾穴,自下而上推上七节骨;④直推印堂到上星,左右分推眉弓,按揉太阳穴;⑤手掌向上托右肋下肝胆区,3次;⑥拇指与食指、中指对合向上拿捏肩井穴。每次推拿30min。
1.3观察指标
        (1)参考《小儿腹泻诊疗手册》[2]进行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观察。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每天排便次数1~2次,食欲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显著改善,大便性状改善,每天排便次数<4次,食欲恢复;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大便性状有所好转,每天排便次数 5~6次;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大便性状无改善,每天排便次数无减少或增多。临床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小儿腹泻症状分级量表”,对小儿腹泻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进行评分,各个症状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4档,分别记0、1、2、3分。评分越高,表示腹泻的症状越严重[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运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 ,P<0.05,表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症状评分
        治疗前,两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多致病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是我国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小儿腹泻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的增多,大便性状的改变(蛋花样便、水样便、脓血黏液便),多与小儿消化系统功能发育不成熟、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喂养不当、抗生素长期使用等原因相关。严重者可引起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死亡。目前临床西医常规治疗多采用对症和支持疗法,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应用抗生素,抗病毒治疗,使用肠黏膜保护剂等保护肠道菌群,有一定的临床疗效[4]。但由于小儿特殊群体,治疗依从性差,小儿承受不少痛苦,不良反应较大。
        小儿腹泻在中医学中属于“泄泻”的范畴,泄指漏泄,大便稀薄不成型,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指倾泻,大便急迫直下,如水样,病势较急。中医认为小儿腹泻与脾和湿的关系最密切。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外感风、寒、暑、湿邪气均可引起泄泻,以湿邪最为常见[5]。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脏腑功能形态不成熟,脾胃作为运化饮食和水液的主要脏器,其功能也未发育健全,“易虚易实”。同时,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所需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脾胃运化负担较重,易受损伤,遇到外邪侵袭,或饮食不当,饮食不洁,导致肠道传导功能失常,引起泄泻。
        六步推拿法护理属于中医的特色外治护理方法,依据“内病外治”的理论,对小儿腹泻的治疗经过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易于被小儿接受。推拿主要是通过推拿手法对经络和穴位的刺激,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气血阴阳平衡,正气得复,则增强机体的抗邪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六步推拿法操作简便,又不影响小儿推拿手法的原有疗效,而且易于家长学习掌握以及医疗条件较差地区使用。
        综上所述,六步推拿法护理小儿腹泻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和改善食欲等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临床效果较佳。

参考文献
[1]张月,林炜濠,徐雯."利涩并举,功在扶脾"之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治法刍议[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8):1447-1449.
[2]刁玉巧,邵勤,武延秋.小儿腹泻诊疗手册[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4.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74.
[4]Chen J, Wan CM, Gong ST.Chines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acute infectious diarrhea in children[J].World J Pediatr, 2018 ,14(5):429-436.
[5]李梅,金宏柱,申敬杰.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概况[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8):763-7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