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敏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观察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7月接收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护理中应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rri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模式后,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护理;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模式
股骨颈骨折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骨折原因为骨质疏松或外力作用,骨折后部分患者可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对其身心健康均产生严重影响。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时,手术为常用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各项身体机能,但在围手术期中,护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护理的良好配合,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1]。目前,临床实施的常规护理措施多遵照医嘱并结合既往经验开展,导致护理效果并不理想。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发挥护理作用,本院在护理股骨颈骨折患者时,应用了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模式,观察应用效果,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7月接收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4例,男41例,女53例;年龄42~80岁,平均(62.5±2.8)岁;新鲜骨折84例,陈旧骨折10例;车祸伤64例,摔倒伤23例,跌落伤7例。纳入标准:(1)经X线等影像学检查确诊;(2)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禁忌症;(3)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病理性骨折;(2)多部位骨折;(3)肝肾功能严重不全;(4)伴严重并发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含宣教疾病及手术知识、指导患者用药及饮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指导功能锻炼等;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组建质量改进小组并培训:小组成员共8名,其中骨科医生3名,要求职称至少为副主任医师,护士5名,要求在骨科从事护理工作至少10年。小组成立后,培训组内的5名护士,培训内容为质量改进相关知识,培训完成后再由其培训其他临床护理人员,培训内容包含理论知识、护理操作等,并组织情境模拟和小组讨论,让其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2)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将患者划分为多个小组,每组8例,每个小组中,设置组长1名,由中级以上职称护士担任,责任护士3名,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低年资护士2名。组长负责巡视和指导工作,巡视每天定时进行,对本组患者病情变化全面掌握,了解护理工作情况,并追踪患者存在的问题;责任护士负责评估本组患者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通过适当的护理和引导,将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同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把隐藏的相关护理问题找出,分析问题成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低年资护士主要给予责任护士适当的配合,确保顺利的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3)问题的跟踪与总结:科室护士长负责监控整体的护理质量;日常护理活动开展时,责任护士要积极参与,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将新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同时每周定时分析发现的问题,找出护理存在的不足,予以相应的改进。
1.3观察指标
评估髋关节功能,利用Harris评分,总分100分,正向评分;评价护理质量,利用自制问卷,内容包含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每项100分,正向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Harris评分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Harris评分分别为(53.8±3.5)分、(54.1±3.2)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Harris评分分别为(75.6±4.2)分、(67.6±3.7)分,差异显著(P<0.05)。
2.2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时,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康复效果,缩短康复进程。常规护理模式下,占据主导位置的是医护人员,患者较少沟通护理人员,导致不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降低护理质量[2]。针对此种不足,提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模式,通过整理、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方案,提升护理质量,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Harri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升此种模式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良好恢复,并能提高护理质量。分析原因,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模式中,改变了护理工作中以护理人员为中心的局面,变成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全面的评估患者心理和生理状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护理质量[4]。
综上,临床护理股骨颈骨折患者时,应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模式后,可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发挥护理的促进作用,使患者良好恢复。
【参考文献】
[1]陈萌.中西医综合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12):90-91.
[2]李亮锐,方素娟,游建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5):204-205.
[3]李文静.ERAS围术期护理联合质量改进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4):39-41.
[4]陶丽君.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J].循证护理,2019,5(08):746-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