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艳 王亚茹 子玉
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病种,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从疾病本身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从传染病的控制上进行落实,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在治疗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护理效果具有不可替代性,不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提高患者认识疾病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护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护理;传染病
2019年12月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入其来,此次疫情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情境,我们需要对环境威胁和挑战有一个适应过程。当人遇到严重内外环境干扰性刺激时,人体内外环境稳定性被打破,比如人的角色突然发生了变化,由普通的健康人变成了“患者”,除了忍受躯体方面的痛苦之外,还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在这场战役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护理工作总结分享如下: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特点
1.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1恐慌与否认
有部分患者被确诊后会对隔离产生否认、愤怒、恐慌的心理应激反应,心理上难以接受被感染的事实,对自己的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精神高度紧张。
1.1.2敌对与攻击
患者会怨天尤人,或者会迁怒于使之感染的人,会出现愤怒、敌意、谩骂或者憎恨他人的行为,在隔离治疗期间会出现拒绝服药、拒绝治疗,拔输液管、氧气面罩、气管插管等情况。
1.1.3焦虑与自卑
当患者得知自己确诊后,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和自卑的心理状态,一方面是担心会将疾病传染给身边的人,一方面怕自己被身边的人歧视,在隔离治疗期间,这部分患者表现出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孤独、无助伴有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
1.1.4退化与依赖
部分患者确诊后会时时处处依靠别人的照顾,希望获得别人的同情、支持和照顾,以减轻心理压力和痛苦。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
2.1外界环境所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该病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且无特效药,多地启动一级响应,这本身就会让人心理上产生恐慌,确诊患者责会更加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应激反应。
2.2病室环境所致
隔离病区的环境和医疗设备及医护人员的严格防护,容易导致患者紧张恐惧;不能随意外出,不能与家人相见使患者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反应。
2.3疾病认知所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一种新发疾病,患者对此病缺乏隔离治疗相关知识,他们会认为亲友及医护人员害怕、嫌弃他们,患者会感到独立无援,甚至陷入悲观、抑郁之中;可能因亲友一句不经意的话而觉得被冷落并产生病耻感;患者如果不能详细了解病情或对疾病知识缺乏或错误认识都能引起不良心理反应。
2.4疾病处置所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侵袭人们的呼吸系统,所以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有些药物或者有创性治疗措施会引起患者的心理问题,比如服用抗病毒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危重患者使用高流量吸氧装置,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导致患者疼痛,活动受限、失眠、恐惧等。
3.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特点所采取的干预措施
3.1健康教育
责任护士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相关讲解,使其认识到传染性疾病隔离的必要性、一般隔离的期限、配合要点、疾病的预后,使患者能有正确的认识,根据患者能接受的程度,客观如实的交代病情和外界疫情,使患者心中有数,重视发掘患者在保健方面的潜力,让患者相信自己身上蕴含着巨大的康复潜力,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3.2入院行准确到位评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一般情况、生活习惯,主要不适症状,家庭支持系统,对患者性格特征、情绪状态作出初步判断并详细记录。稳定患者情绪,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3.3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责任护士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让患者排除医护人员害怕他们的想法,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具体、详细解释,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解释务必要一致,以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隔离措施,健康饮食和作息,多进行读书,听音乐及适当运动,增加患者在隔离病区的生活娱乐设施及活动,使患者适应隔离病区的环境。
3.4创造良好的社会支持
对于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如患者出现躁动,拔管等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可采取保护性约束,安抚患者,必要时采取镇静措施,在患者安静的状态下,向患者讲解机械辅助通气的目的,益处及脱机的安全性指导,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增强患者信心,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协助患者与外界亲人的沟通,对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教育,使家属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针对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协助其使用现代通讯手段联络亲人,倾诉感受,让其保持与社会的沟通,从而获得支持与鼓励。
3.5必要时请精神科会诊
如果监测到患者心理状况持续恶化,如严重的失眠、焦虑、抑郁等,而且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改善和缓解,可以尽快向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寻求帮助。鼓励患者使用心理援助热线或在线心理干预等。
结语
心理护理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工作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护理人员在患者隔离治疗的全部过程中,以护理学理论为指导,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言语及行为,对患者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产生影响和改变,提高患者认识和战胜疾病的信心与能力,使患者放下心理负担,愉快的接受治疗,才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lia
参 考 文 献
[1] 张小培 心理效应护理在传染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B) 医药前沿 2095-1752(2015)32-0305-02
[2] 陈芳妹 突发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A)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ISSN.2096-2479.2017.33.172.01
[3] 张迎鲜 隔离病房患者心理分析和护理干预(B) 内蒙古医学杂志 1004-0951(2012)02-0244-02
[4] 魏志红 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今日健康 2016年12月 第15卷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