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可,叶丽萍,黄慧兴
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省佛山市,528000
摘要:新冠肺炎传染性极强,对防护的要求非常高。生殖中心手术室作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如何规范手术室感染防控流程,对疑似或确诊感染患者手术时进行有效防护,是避免交叉感染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指南或共识,笔者根据国家标准规范及手术室感染防控流程,在现有各医院抗疫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制定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的手术室管理策略与手术流程,旨在为突发的特殊传染病手术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生殖中心手术室;护理管理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被列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管理,通过国家积极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措施,我国境内疫情上升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社会逐渐复工复产。生殖中心的患者,具有反复就诊的特点,医护人员需频繁与患者接触,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概率较大,对疑似病例如果防护效果不佳,极易造成感染。同时,疫情形势下有关心理方面的调查显示,大众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不足,容易出现过度担忧、紧张和恐惧心理,影响手术进行。因此,我中心结合科室特点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护理管理工作安排,保障了手术顺利完成,无医务人员和患者感染发生。现将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介绍如下。
1组织管理
1.1成立手术室抗击新冠肺炎专项工作小组
科主任作为科室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担任组长,大力加强手术室COVID-19感染控制的体系建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落实医院及上级部门下发的任务,建立相关制度及流程,保障各项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加强宣传和信息沟通,及时做好手术室防控应急和处理工作。
1.2相关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参照国家标准,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与医务处、护理部、院感科、后勤管理等多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制定疑似及确诊COV-ID-19感染患者的手术流程及预案,包括手术间的准备、物品准备的选择、手术管理流程、手术室消毒流程、器械消毒流程、患者转运路线、术后终末处理等内容,指定手术实施路线[1],手术间各区域张贴防护服穿脱流程图,对术前、术中、术后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演练,及时督促解决流程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情况,坚决杜绝手术患者发生院内COVID-19感染。
1.3护理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筛查。对所有医护人员及辅助工人进行上岗前筛查,杜绝带病工作。每人填写手术室COVID-19疫情期间复工人员调查表,重点询问2周内是否有疫区旅行或居住史以及与本地疑似或确诊病例的接触史,每日上岗前监测体温并对相关症状进行登记。(2)全员培训考核。为加强全员对国家、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医院颁布的COVID-19法律法规、诊疗指南、防护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的理解,充分利用网络通信媒介等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切实加强每1位工作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确保全员参与培训、考核、通过考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保能熟练正确掌握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服、隔离服、手套及鞋套等的穿戴方法[2]。(3)关爱护理人员。受疫情影响,某些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不利于临床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生殖中心手术室护理人员虽未身处一线,但因就诊患者情况复杂,且手术室大多为有创操作,一旦防护效果不佳,极易造成感染,护士存在轻中度的焦虑心理也在情理之中。因此护理管理者在疫情期间, 要经常与护士沟通,了解她们的精神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护士帮助和健康的心理疏导,提升护士心理弹性,让她们能够积极、沉稳地面对突发情况,消除焦虑、抑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2医务人员防护管理
2.1物资管理
以生殖中心耗材管理制度为准则,临时拟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生殖中心手术室防护物资和消毒液的使用规定》,让全科人员知晓,利于人员配合科内物资管理工作,避免医务人员因防护物资紧缺而出现恐慌焦虑心理;护理管理者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申请防护物资, 并将防护物资按周实际使用数量发放至各部门,保证临床工作有序开展,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2手术中防护
常规手术: 按以往要求即可,戴一次性帽子,医用外科口罩。急诊手术:穿一次性隔离衣鞋套。戴医用防护口罩。如没有医用防护口罩,戴N95/KN95 ,可在外层加外科口罩,双层手套,手术结束后,外层隔离衣、鞋套、帽子、口罩全部脱掉,放人一次性医疗废物袋内,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喷酒消毒。发热或疑似患者手术:建议穿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必须按照三级防护要求进行防护。手术结束后严格按照培训流程脱手术衣及防护服。
3手术护理管理
3.1把好入院关和手术关
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指南》要求,除急诊手术外,疫情流行期应详细了解手术患者流行病学史,宜监测体温、观察14 天后再安排择期手术。急诊手术患者必须了解详细的流行病学史,体温正常可以安排手术;发热.体温≥37.3C的急诊患者必须报请医院专家组讨论方可再进行手术。
3.2手术环境准备与消毒管理
尽量减少手术间内物品 ,接送患者病情允许时给患者带外科口罩,非全麻手术患者可全程佩戴。器械处理:术后电话通知消毒供应中心,按急诊手术处理。密封到污洗间,按清洗锅的高温模式进行器械清洗并处理。手术区域的环境物体表面和地面的消毒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仪器、手术床、台面等物体表面采用1000~2 000 m/L含氯消毒液彻底擦拭消毒”。有血渍、体液等分泌物污染时先用消毒湿纸巾除去,再用2000 my/L含氯消毒液,做好终末消毒。手术电梯按键处使用保鲜膜保护,每日夜间常规手术结束后电梯保洁并消毒处理后更换1次,使用过程中每日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喷酒消毒。手术患者平车专人专用,接送患者之后都要彻底更换所有床单,且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患者入室前需更换拖鞋手术隔离服,佩戴一次性帽子、外科口罩。手术后按《发热患者院内转运流程》由指定通道将患者转移至医院隔离病房进行术后观察。手术患者管理的标准预防包括手术室外门把手用含1000 mg/L的含氯制剂纱布缠绕并保持持续湿润,预防交叉感染,拖鞋一人一用,当天用含氯制剂浸泡清洗晾干备用,手术服一人一用,在高温清洗消毒后备用手术前后休息区域患者由专人管理,提倡患者隔床休息(距离宜1m),提醒患者时刻佩戴口罩。
3.3医疗废物处理
依据《医疗机构管理规范》要求, 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增加医疗废物包扎后的消毒和称重工作。具体要求:①医疗废物应使用双层包装袋盛装,鹅颈结式封口且分层封扎;②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对包装袋表面采用1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12 ;③消毒后按袋统一进行编号,称重并记录。
结 语
经过一线医护人员及科学家们的辛苦努力,目前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医院防控工作仍为工作中的重点。生殖中心手术室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诊治指南规范,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重新梳理部署护理管理工作,避免了感染的发生,保证了手术的有序进行。相信随着对疾病认识的进一步增加及护理经验的积累,防护手段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袁月,陈竹,杨兴龙,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J/OL].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4[2020-02-29].
[2]吴丽萍,叶荔妮,李志萍,等.门诊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现状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20,18(5):556-5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