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   作者:祁金花
[导读]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治疗中应用急诊护理的应用效果。
        祁金花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 上海201908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治疗中应用急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5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为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急诊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心脏复苏后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后平均动脉压、急诊转运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抢救治疗中,采用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病情发展,缩短患者病程,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关键词】急诊护理;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护理效果
        心脏骤停是指患者心脏功能突然异常,血液循环中断,出现呼吸停止、意识功能丧失情况,若患者不及时进行心脏复苏治疗,患者致死率极高。同时,在患者心脏复苏抢救治疗期间给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情况,提高患者预后质量[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治疗中应用急诊护理对改善患者康复情况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5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4.19±6.07岁),观察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4.25±6.21岁)。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常规抢救护理、心电监测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急诊护理,方法为:
        1.2.1病情分析,患者心肺复苏抢救后,需要判断患者是否有心动过速、肺气肿、气胸等症状,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纠正患者临床症状。
        1.2.2环境护理,患者抢救结束后,需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调整心电监护仪噪声,避免影响患者休息质量。同时,需要为患者家属提供健康指导,减少探望次数,为患者创造良好休息环境。
        1.2.3并发症护理,根据患者临床疾病资料,分析患者临床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护理,如压疮、肺炎、气胸等,给予预防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若出现并发症,也可及时给予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病情发展情况。


        1.2.4心理护理,待患者苏醒后,需为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解答患者疾病疑惑,能够缓解患者心理不良情绪,保持情绪稳定,提高康复信心,有效缩短疾病周期。
1.3 疗效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心脏复苏后临床指标情况,主要从平均动脉压、急诊转运时间、住院时间三个方面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软件中分析,患者临床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n=27),平均动脉压(9.26±1.85)kPa,急诊转运时间(1.27±0.65)h,住院时间(6.18±1.06)d;对照组(n=27),平均动脉压(7.61±1.17)kPa,急诊转运时间(2.56±0.94)h,住院时间(8.25±1.13)d;(平均动脉压:t=3.918,P=0.003;急诊转运时间:t=5.865,P=0.001;住院时间t=6.942,P=0.001),经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后平均动脉压、急诊转运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心脏骤停是临床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器质性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发病后患者心脏功能停止,循环功能停止,需及时行心肺复苏抢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区循环,改善患者呼吸质量,直至患者自主呼吸,达到抢救效果[2]。但心肺复苏患者常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情况,患者抢救后心区功能损伤情况明显,需存在患者康复期间给予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康复效果。
        急诊护理是根据急诊患者疾病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指导的措施,旨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使患者病情稳定,达到护理效果。针对心脏骤停患者,主要从病情分析、环境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四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能够保持患者病情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病程[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后平均动脉压、急诊转运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抢救治疗中,采用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病情发展,缩短患者病程,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海霞.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的影响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8,3(10):117.
[2]李芳.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影响的疗效评价[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2020, 17(3):262.
[3]付婷婷,雷林芳,杨瑜,等.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的影响[J].名医,2019,2(08):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