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慢性重症乙肝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   作者:孙丹
[导读] 目的 本文旨在于探讨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对慢性重症乙肝患者的应用效果
        孙丹
        烟台市奇山医院   山东 烟台264001
        【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于探讨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对慢性重症乙肝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重症乙肝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与B组。其中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 经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后,B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优于A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重症乙肝患者为特殊患者,对于此类患者实施针对性、精细化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并且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慢性重症乙肝;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慢性乙肝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传染性极高,且病程较长难以治愈。随着病情不断地发展,极其容易发展为肝癌或肝硬化,导致死亡。一般患有此疾病的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此状况极其不利于患者康复。所以,在治疗慢性重症乙肝患者的同时,配合正对有效的护理干预极其重要。本文将100例慢性重症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探讨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重症乙肝患者中的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A组与B组各50例。其中A组患者男性26人,女性24人,平均年龄(32.45±1.28)岁,B组患者男性27人,女性23人,平均年龄(31.48±2.36)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其主要方法为:患者用药指导以及给予患者抗病毒、干扰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B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精细化的人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加强学习,并通过查找大量的数据、文献库,掌握有关此疾病的相关预防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再进行分析总结,获取最优质的护理方法及防范措施。待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为患者建立档案,并友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告知患者流程,使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工作;②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环境卫生,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房的温度、湿度适宜,并在房间内放入一些绿植,使患者心情愉悦;③心理护理:许多患者在治疗前,会出现情绪焦虑及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与患者进行友地沟通,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与患者家属一起鼓励患者配合治疗;③健康宣教:慢性重症乙肝疾病,由于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这时护理人员应及时疏导患者的情绪,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发放慢性重症乙肝疾病相关知识手册,督促患者认真阅读,让患者能够更深刻地了解慢性重症乙肝疾病的危害,从而达到积极配合治疗的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
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二、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经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后,B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A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讨论
        慢性乙肝是一种顽固性疾病,治疗周期较长,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患者不但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同时还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患者常常会陷入消极的状态,降低依从性,极其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慢性重症乙肝的同时,还要配合针对性、精细化的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患者进行治疗前,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更深入的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再有效地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经本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A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为:总胆红素35.03±0.16(umol/L),谷草转氨酶42.63±0.15(U/L),谷丙转氨酶38.4±4.23(U/L)。B组患者总胆红素20.27±0.12(umol/L),谷草转氨酶34.65±0.41(U/L),谷丙转氨酶30.12±3.58(U/L),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慢性重症乙肝患者为特殊患者,对于此类患者实施针对性、精细化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并且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欣.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重症乙肝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12):133-135.
[2]刘晓辉.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重症乙肝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1):40-41.
[3]刘晓辉,吴东波.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9,41(19):2894-2897.
[4]牟蓓蓓.分析优质护理在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3):254-255.
[5]周洁,杨梅,赵琦,主劲,龙斌,李晓英,易旭,刘蕊,夏志鸿,杜枢,王硕士,杨丹.526例慢性乙肝患者不同病期HBV-DNA载量与外周血TBi、TBA、ALB、ALP变化分析[J].贵州医药.2019,43(09):1377-1378.
[6]李婷婷.人性化护理在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8):216-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