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   作者:袁圆 王会艳 袁会
[导读] 目的评价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积极影响
        袁圆 王会艳 袁会
        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 山东 潍坊262737
        摘要:目的评价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患者,总计120例。结合手术期间护理方法,进行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护理。对照组60例患者行手术常规护理,试验组60例患者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手术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组间护理满意度、情绪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指标占比率、指标评分均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心理负担较重,从而增加了手术应激反应,影响手术顺利与效果。手术期间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在稳定患者情绪的同时提高患者安全性,进而促进手术预后。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理;应用
        引言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面对的是患者、家属、医生及护士,通过关爱病人、关爱家属、关爱医生、关爱护士来实施人性化管理。手术室为实施外科手术主要场所,患者通常会承受一定程度的生理疼痛及心理压力,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应保证每个护理环节不出现差错,保证优质护理,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室护理工作量大,难度高,风险性强,因此,护理人员应具有强大的专业技能及高素质,提升手术室安全性及护理质量。优质护理指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及系统全面分析,提供患者全方面护理措施,从而改善手术舒适度,保护患者隐私等。通过开展和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活动,将人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均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手术治疗患者,总计120例。纳入标准:(1)患者与家属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2)患者手术耐受、有配合能力;(3)>18岁的成人患者;(4)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基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手术禁忌患者;(2)认知、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手术患者分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患者年龄20~76岁,平均(39.3±5.6)岁。试验组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22~78岁,平均(39.8±5.3)岁。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1)关爱家属。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做好对家属的宣教,让家属对手术有更多的了解,有利于帮助患者的康复,告知家属手术时在家属等候区等候,为家属准备等候椅、挂置手术相关内容的展示板、摆放服务桌、准备白开水、一次性水杯、宣教单等,让家属等待手术结束的同时,得到了方便、学到了术后看护患者的知识,并缓解了家属等待时的焦虑心情。(2)关爱医生。为手术医生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术中及时配合,主动服务,使手术顺利进行,建立外科医生的手术习惯卡,了解每位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习惯,印制手术配合手册,固定专科手术配合护士,让手术室护士的手术配合能力与外科专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同步。准备休息区,以缓解疲惫,让医生在手术后能得到放松。对手术医生发放手术室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征求手术医生对手术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持续护理改进。(3)关爱护士。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体现人性化关怀,为每位护士发放生日卡,让每位护士都能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发挥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护士工作舒心,护士长放心的和谐状态。(4)转运护理。手术结束后擦拭干净患者身上血渍,观察患者有无出现脸色苍白、全身冷汗、血压下降等症状,盖好被褥,送患者回病房,其间注意避免颠簸,向患者说明手术顺利进行,指导患者术后配合临床医护管理,避免情绪波动影响手术恢复。(5)术后回访。患者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护送到病房,并且告知患者手术后注意事项。而且还需开展手术后回工作,了解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在开展手术回访中,需要观察患者在手术后疗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指正,以便患者采取正确方法治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指标评分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比较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2.2护理指标评分比较
        2组患者情绪与护理质量评分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合理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重点在于缓解患者焦虑等负性情绪、强化手术室护理质量,以促进患者恢复。优质护理服务在不断深化常规管理基础上,力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身心恢复。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无系统流程,难以多方面关注患者生理心理需求,而优质护理服务下的手术室护理,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准,改善手术室环境,细化手术流程,注重围手术期心理及舒适度干预等,可有效提高护士职业素养,并给予人文关怀等护理措施,以改善各方面护理质量。本研究在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时,还注重术前访视与心理干预,保证患者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室,并在手术过程中各阶段鼓励、安慰患者,缓解患者焦虑、压力状态,因而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患者不良心理能得到有效缓解。另外在整个护理干预中通过科学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实施心理干预、舒适护理等措施促进患者配合手术,缓解不良心理,并进行术后教育,以提高患者意识,促进行为转变,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得到了广大患者和手术医生的好评。
参考文献
[1]王永梅.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价值探讨[J].人人健康,2019(22):158-159.
[2]姚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340.
[3]朱婉萍,赵绍芸,荣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19(21):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