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血透室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   作者:葛黎
[导读] 血液透析治疗专门针对肾功能衰竭导致血液积累代谢废物、
        葛黎
        泸定县人民医院;四川省 甘孜州  626100

        引言
        血液透析治疗专门针对肾功能衰竭导致血液积累代谢废物、有害物质患者,利用透析膜滤过原理将人体不需要的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临床发现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无合适肾源情况下血液透析可让患者生存期维持三十年以上。鉴于血液透析治疗质量对于维持血透患者生存至关重要,血液透析室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及时排除护理安全隐患,下面一起来了解血液透析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和风险防范措施。
1.血液透析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1.1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有限
        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有限是引发血液透析室护理安全隐患重要原因之一,血液透析患者需要接受严格的健康评估,透析前后均需要称重进行干体重计算,严格控制脱水量。护理技术水平不高容易导致护理操作失误,血液透析仪器和设备操作专业性较强,当护理人员操作失误时轻则导致仪器故障,重则导致医疗事故。对于护理技术有限的护理人员,其不仅无法安抚患者负面情绪,还容易引发患者的怀疑和不信任,不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加上血液透析中护理操作较多,一不小心出现操作失误极易引发护理风险,当更换造瘘口敷料时动作幅度过大容易导致脱管,当进行封管操作时使用的肝素量不足容易导致导管堵塞,透析过程中使用的抗血液凝固剂不足容易导致血液凝固导致导管堵塞,透析器回路也容易发生堵塞。当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不注意压迫止血,容易导致意外失血,输血时连接口未拧紧容易导致透析中空气栓塞。此外,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应急护理能力不足也会引发护理风险,由于护理人员短缺导致护理队伍年轻化,缺乏护理经验导致其面临突发护理事故时心理素质不过硬,手忙脚乱容易越做越错,极易导致患者医疗事故受伤害程度增加。
1.2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
        当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时,很容易引发护理安全隐患。血液透析治疗中患者的血液需要在透析仪中过滤循环,在这个过程当中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漠,极易忽视护理风险,没有做好护理记录的情况下,例如在进行血液透析护理人员未让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擅自让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很容易处在被动地位,不仅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还会影响科室和医院的社会形象。可知,法律意识淡薄的护理人员,在执行血液透析护理操作时,容易忽视护理操作规范,按照个人理解和个人经验进行处理,导致护理操作失误从而引发护理不安全事件。
1.3缺乏护患沟通
        护患沟通可打破信息不对称,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护患沟通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尤为重要,由于缺乏护患沟通,护理人员无法全面了解患者病史以及体重控制情况,进行血液透析期间一旦患者发生并发症,很容易导致严重后果。以高血压患者为例,当前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血压会有一定下降,长期服用降压药且血压稳定患者,在透析治疗期间需要适当减少降压药剂量,避免透析期间发生低血压。加上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较为繁重,护理人员容易对患者关系不足,缺乏有效沟通情况下,患者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不被重视,直接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风险较高。


1.4院内感染风险高
        护理人员职业伤害中,生物危害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当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皮肤被患者使用过的针头刺伤,沾染患者血液、分泌物,未及时采取有效消毒处理措施会有极大感染风险。加上血液透析仪器和设备直接和患者血液接触,护理人员穿刺置管、止血操作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容易引发院内交叉感染,特别是患者合并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液传播途径疾病,无菌操作不仅增加职业暴露风险,同时还会增加院内感染风险,不利于院感防控工作展开。
2.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2.1加强护理技能学习
        针对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较高现象,从事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学习有关护理技术,护理人员需要需要积极学习最新的血液透析护理技术,学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以及慢性心力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了解青壮年、老年患者血液透护理要点,根据患者差异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例如高血压和高血糖患者,需要持续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由于体内脏器长期处在高血压和高血糖水平下,患者血压和血糖为正常值时也可变现为“低血压、低血糖”,与患者病情有关,需要指导患者服用药效平缓降压药和降糖药。针对护血液透析室护理操作风险高以及缺乏应急护理能力情况,需要加强新进护理人员和在岗护理人员培训,可设置老带新,定期考核模式,可采取奖励措施,促使护理人员你追我赶,积极提升综合护理能力。
2.2提高风险意识
        针对法律意识淡薄现象,分析出现该种现象原因与护理人员长期接受专业护理技能学习有关,其在实习阶段很有可能专注于护理技能提升,缺乏法律风险了解途径,容易不重视护理风险。可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可组在岗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护理管理条例》、《医疗事故管理办法》,促使护理人员认真对待护理风险,懂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3加强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和血液透析患者沟通,积极打破信息不对称局面,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询问患者过往病史、药物服用史,针对患者饮食控制、体重管理情况为患者提供健康建议,以此建立信任基础。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无微不至地关心,充分了解患者身体健康指标,可及时发现护理风险并提前处理,避免对患者治疗造成严重影响。
2.4做好预防感染工作
        针对血液透析室交叉感染风险高以及容易发生职业暴露情况,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无菌守则进行各项护理操作,特别是合并血液传染疾病患者,所使用的医疗用品均需要进行彻底消毒,一次性医疗物品需要使用专门的医疗垃圾袋放置,进行无害化处理。为减少职业暴露,护理人员在清点针头、器械时需要细致谨慎,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一旦发生职业暴露,需要立即消毒处理。
3.结束语
        血液透析各项护理操作存在的护理风险较大,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事件,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同时也不利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从事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需要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做好规范化护理记录,减少护患纠纷风险。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关怀,建立和谐沟通模式,及时发现护理风险,运用事前控制将护理风险对血液透析患者降低最低。血液透析科室还可加强科室管理制度建设,借助制度的力量让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做到有例可循、有法可依,真正做到持续性提高护理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