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7期   作者:廖春芳
[导读] 近几年来,妇产科一直是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
        廖春芳
        邻水县坛同中心卫生院  四川广安    638507
        近几年来,妇产科一直是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无非是“产妇跳楼事件”的热度还未过去,又出现了“纱布门事件”继续被人们关注。抛开这些事件本身不说,生孩子从古至今都是一件风险性极高的事情,就像老话中说的,女人生孩子就如同在鬼门关前走一遭。目前,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科的危重病之一。其实,只要做好初期的诊断并提前进行风险排查,大多数孕产妇是可以避免出现产后出血的。那么接下来,就来为大家普及一下产后出血的有关知识吧。
1.产后出血的概述
        产后出血是指在胎儿娩出后的一天之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毫升,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毫升的情况。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快速的大量出血有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失血性休克。长时间休克并且失血过多则会引发希恩综合症,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2.产后出血的症状
        当患者产生产后出血后,通常会出现因阴道流血量过多而引起的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2.1症状
        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往往会出现面色发白,易出冷汗,常常口渴,心悸头昏等症状。如果宫内出血潴留于宫腔和阴道内,产妇还会出现爱打哈欠,体弱怕冷,打寒颤,寡言少语或神色淡漠,呼吸急促乃至于烦躁不安等症状,如若不及时医治,很快就会陷入昏迷状态。此外,当软产道受损导致阴道壁血肿时,产妇会出现尿频,排尿疼痛的现象,同时肛门部位会出现坠胀感。
2.2体征
        产后出血的患者往往会产生血压降低,脉搏细数的特征。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患者,子宫形状不明显,难以触摸到宫底。经过按摩后子宫会收缩变硬,按摩停止后又从新变软。在按摩子宫的过程中,阴道会出现大量出血的现象。出现血液积存或者胎盘已剥离而滞留于子宫腔内者,宫底可能会升高,通过对子宫的按摩并挤压宫底部刺激宫缩,能够促进胎盘和淤血排出。
3.产后出血的病因
        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3.1产后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由于胎儿娩出后,子宫会出现收缩差,致使子宫上的血管不能正常闭合。此外,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产妇情绪紧张,生产时间过长,或者有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宫腔感染等疾病,以及有过多次分娩,多次人流史等情况,都有可能会合并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致使产后出血的发生。另外,做宫腔填塞没填紧时,就会演变成宫腔内的异物,从而加重出血的现象。
3.2胎盘因素
        生产后,胎盘和胎膜存留于子宫内,就会引起子宫收缩,导致出血。胎盘植入到子宫肌层内也是同样的道理,会引起更大的出血量。多次人流史或者宫腔内操作,宫腔感染等情况会导致胎盘植入和粘连。做过剖宫产,子宫手术等手术,会加大前置胎盘和绒毛穿透的概率,这一类出血的情况往往都很凶险。如果出现部分胎盘残留或者全部胎盘小叶甚至副胎盘残留,也会出现十分严重的出血现象。


3.3生殖道受损
        生殖道受损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子宫体,子宫颈,阴道,和会阴的组织出现了破裂或撕裂的现象,引发出血。此类损伤多发于助产,急产,胎儿过大,外阴水肿等情况。此外,有时也会出现急产后子宫下段破裂撕断子宫动脉后的产后出血,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往往是在手术过后,检查切下来的子宫时才发现的。
3.4全身性疾病
        全身性疾病是指引发了产妇凝血功能障碍的全身疾病,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MDS,肝脏疾病等。此外,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重度子痫前期等产科疾病,会引起继发性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引发子宫产后出血。
4.产后出血的护理
4.1特殊护理
4.1.1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
        当产妇出现由子宫收缩乏力引发的出血情况,首先可以采用子宫按摩或压迫法,通过经腹按摩或者经腹经阴道联合按压,按摩到直至子宫的收缩功能恢复到正常为止。此外,还可以配合使用一定的宫缩剂。缩宫素,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等宫缩剂都是常见的运用于临床治疗中的宫缩剂。另外,治疗产后出血还可以使用麦角新碱和卡前列甲酯栓,偶尔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反应,不过很快就会消退。
4.1.2产道损伤的处理
        产妇产道出现损伤时,应该迅速查明损伤部位,同时注意有无其他处损伤,然后进行缝合。如果出现子宫内翻的现象,在子宫颈环没有缩紧且产妇没有出现严重出血或休克的情况下,可以立刻对内翻子宫体进行还纳,然后给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等到宫缩正常后就可以把手撤出来了。此外,当遇到个别还纳比较困难的产妇时,可以先将其麻醉然后再还纳。
4.1.3胎盘因素的处理
        一般情况下,在胎儿娩出后,最好让胎盘自然娩出。针对胎盘无法自然娩出并有出血现象的产妇,应立刻进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并要加强宫缩剂的使用。当出现胎盘和胎膜残留的现象,接生者应该用手或有关器械进行清理,清理的过程必须缓慢而轻柔,避免伤害到子宫。
        此外,如果出现凶险性前置胎盘,也就是依附于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前置胎盘,通常会合并有胎盘植入,出血量过大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只进行保守治疗措施是不能有效止血的,因而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尽快做出是否切除子宫的决策,避免出现失血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危及产妇的生命。
4.1.4凝血功能障碍的处理
        如果产妇有凝血功能方面的障碍,就应该迅速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在产后出血还没有完全停止的时候,假如血小板计数减小,同时又出现无法控制的渗血现象时,则需要考虑给产妇输注血小板。
4.2一般护理
        在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后,除了要进行针对产后出血原因的相关处理,还要同时做好一般的处理。比如立即通知检验科和血库做好准备;做好产妇的呼吸管理,保证其气道通畅,在需要的时候给氧;建好双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出血量,留置尿管,记录尿量;做好常规的实验室检查等。这些工作看似微小,却能在重要的时刻辅助处理产后出血的治疗,因此,产后出血的一般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总而言之,不是每一个产后出血的病例都是由危险因素导致的,也不是知道了所有的高危因素就一定能防止出现产后出血。因而做好产前的预防工作,并及时与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沟通,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在人生的路途中,没有人会去教一个女人如何做妈妈,但从成为妈妈的那一刻起,她就做好准备,付出一切,保护孩子平安落地,所以每一位妈妈都是坚强而伟大的。展望未来,随着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相信每一位妈妈都能健康的迎来自己同样健康的宝宝。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