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光映
大理白族自治州妇幼保健院 药剂科,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目的:对孕妇用药风险及合理用药特点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医护人员利用药物治疗孕妇带来一些帮助。方法:本次实验开始于2019年1月,结束于2019年12月,共计80例孕妇参与本次实验中来。本次实验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孕妇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药物治疗对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有着一些威胁,激素类、精神类药物、糖尿病类药物、降血压类药物及抗生素类药物均有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结论:在利用药物对孕妇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充分考虑到药物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并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子宫收缩类药物及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孕妇;合理用药;药物治疗
前言:现阶段,药物治疗在临床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控制和治疗患者的病情。但是值得注意的上,在应用药物治疗孕妇时,药物选择和应用不合理会对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严重时会导致胎儿畸形、死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提高孕妇用药合理性的必要性及意义,加强对药物治疗过程中孕妇及胎儿情况的监测,不断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以此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共计80例孕妇参与其中,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80例孕妇,在2019年1月开展本次实验,在2019年12月结束本次实验。纳入标准:所选孕妇均符合本次实验的各项要求;自愿参与原则是本次实验开展的依据和前提;伦理委员会知情许可进行本次实验。排除标准:孕妇在实验过程中死亡;孕妇亲属中断本次实验的开展;孕妇中途退出本次实验[1]。
二、药物因素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
根据以往研究可以得出,胎盘屏障难以有效阻止脂溶性较大的物质,而且分子量低于600的物质在胎盘屏障中的扩散速度较快。脂溶性较大的物质的解离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实验对象体内PH值的影响[1]。
(二)药物与白蛋白结合
与其他阶段相比,妊娠期药物游离部分有着较为显著的提升,这种情况下,药物在孕妇体内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而且在药物作用的过程中,孕妇肾脏及肝脏能够消除和代谢较多的药物,医护人员在利用药物治疗预付时应充分考虑到血药浓度、结合型及游离型之间的关系,以此保证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2]。
三、药物对妊娠期的影响
在妊娠20天至两个月期间,胚胎组织发育分化速度较快,这种阶段胎儿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较为敏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有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在胚胎期及胎儿期对孕妇进行药物治疗有可能导致胚胎组织受损,进而影响后续的正常分化,导致胎儿的畸形,甚至会危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另外,在妊娠期,孕妇的胃酸分泌量大幅下降,这种情况下,孕妇难以充分吸收口服药物,使得药物达峰时间明显延长,而且生物利用度大幅下降,药物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孕妇在妊娠期肺通气量及心排出量也有着明显的变化,二者数值均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这种情况下,吸入性药物在孕妇肺部的吸收较好。在孕妇怀孕4个月左右,胎儿组织器官的分化基本完成,但是胎儿仍在继续生长发育,这种情况下,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等均会对胎儿造成一些威胁,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加以注意[3]。
四、妊娠期常见不宜使用的药物
(一)激素类药物
在妊娠期,孕妇的雌性激素水平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这种情况下,孕妇体内CBG水平有着较为明显的提升,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利用激素类药物对孕妇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或是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而且在孕妇治疗过程中应用睾丸酮及孕酮有可能导致男性胎儿尿道畸形或是女性胎儿子宫发育异常。
此外,雌性激素在孕妇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还有可能导致男性与女性胎儿的异常发育[4]。
(二)精神类药物
有研究表明,现有大部分精神类药物在妊娠期的应用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在大鼠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孕期对实验组大鼠使用度洛西汀,结果显示,实验组幼崽的体重相比对照组幼崽的体重有着较为明显的下降,而且幼崽自主活动习惯性与对噪音惊诧反应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5]。
(三)糖尿病类药物
在妊娠期对孕妇使用糖尿病类药物会对胎儿的健康造成一些威胁。在孕妇出现血糖方面问题时,医护人员应注意选择胰岛素对孕妇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禁止使用磺胺类药物,以此避免胎儿低血糖或是畸形的出现。
(四)降血压类药物
在利用降血压药物对孕妇血液进行控制时有可能导致新生儿心动过缓情况的出现,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生儿的血糖水平。而且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在孕妇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会影响胎盘灌注,进而导致胎儿出现发育迟缓的情况。另外,妊娠期应用地平类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孕妇产后出血的概率,对孕妇的生命安全有着较大的威胁[6]。
(五)抗生素类药物
现阶段,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表现较为理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抗生素类药物在妊娠期的应用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着较为的影响。医护人员利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孕妇时会影响胎儿的耳蜗神经。而利用四环素药物治疗孕妇则有着可能导致“四环素牙”的出现。此外,氯霉素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可能会导致视神经萎缩、血管萎缩及肝脏损害等情况的出现,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加以注意和防范。
五、妊娠期药物应用原则
在对孕妇进行药物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尽可能选择经过验证且较为安全的药物,避免药物治疗对胎儿造成负面的影响。在必要时,医护人员可以对孕妇体内的血药浓度进行调节,以此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药物带来的危害。医护人员应严格禁止使用危险药物对孕妇进行治疗。在治疗孕妇时,医护人员还应谨慎使用子宫收缩类药物,以此避免子宫阵性收缩情况的出现。在利用抗生素类药物对孕妇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作用及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评估抗生素类药物应用的必要性和价值。医护人员应对孕妇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细菌学检查的方式确定孕妇的病情,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药物,以此保证药物治疗的效果[7]。
六、讨论
现阶段,我国关于妊娠期药物方面的规范及标准不够完善,导致孕妇药物治疗缺乏可靠的依据,对药物治疗效果及胎儿的健康均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新形势下,医护人员逐渐认识到了妊娠期药物应用合理性控制的必要性,并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及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孕妇药物治疗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孕妇用药咨询系统的完善,并加强对妊娠期用药知识的宣传,进而保证孕妇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蔡露. 孕妇用药的安全问题与策略研究[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2):228-230.
[2]孟微,姚瑶瑶,王毅. 国内外患病孕妇用药依从性研究现状[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6):4356-4358.
[3]陈诚. 妊娠期用药咨询人群用药现状与妊娠结局随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4]陶江南. 孕妇合理用药的要点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0):120-121.
[5]孙海欧,王继宏. 妊娠期安全用药的药学服务初探[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0):78-79.
[6]陈红梅. 孕妇用药对胎儿的影响[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1):17.
[7]唐友平. 某院指导951例孕妇用药的总结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