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华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省新泰市 271219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状况。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20例入选患者,根据病情对应标准对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分类总结,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2019年120例患者中,用药不合理的共有19例,重复用药最常发生,用药剂量过大以及联合用药搭配不当发生率仅次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位列第三,抗生素用药不合理发生率最低;2020年,在120例患者中共存在4例用药不合理情况患者,其中重复用药发生概率最高;研究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重复用药、用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搭配不当、联合用药不良反应以及抗生素用药不合理是消化内科临床不合理用药主要出现情况,院内需针对性加强质量管理,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概率。
关键词: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问题;重复用药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20例入选患者。纳入患者标准均参照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进行,排除不能进行沟通和信息咨询的患者。将2019年3月—2019年12月所有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划分为参照组,将2020年1月—2020年10月所有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划分为研究组,改进措施的实行从2020年1月初开始。所有患者均接受研究调查,将2019年3月—2019年12月所有患者的不合理用药调查结果作为依据。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64/56;年龄22-68岁,平均(45.63±6.92)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且同意参与。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病情对应标准对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分类总结。参照组用药管理情况均依照以往标准进行。研究组根据参照组用药不合理调查结果,予以相应针对性干预措施:(1)临床医师考核培训,院内需定期对临床医师进行用药合理方面的培训考核,培训内容包括药物的剂量使用、不同药物之间的搭配应用、新药药理特性的掌握应用等多方面知识内容,由此来提高临床医师的专业素质水平,进而提高用药合理性,此外需将临床医师定期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中,以贯彻落实培训的干预效果;(2)监管力度加强,成立相应监管小组,所有临床医师在出具完整用药方案后,需由监管小组人员负责对用药处方内容进行二次审查,以确保用药安全性,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3)药物管理加强,院内需加强对药房内所有药物的管理力度,在新药入库时需建立相应入库管理档案,档案内容包括药物名称、主要药物成分、药物建议使用剂量、药物禁忌患者类型、不良反应情况等多方面药物内容,所有新药入库信息需在第一时间告知相应临床医师,让临床医师快速熟悉掌握新药情况,方便临床医师在开具药方时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降低相关不合理用药发生概率。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2019年及2020年所有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对比分析2019年及2020年所有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软件对2019年及2020年所有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以x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 2019年所有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
见表1,在本次研究中2019年120例患者中,用药不合理的共有19例,重复用药最常发生,用药剂量过大以及联合用药搭配不当发生率仅次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位列第三,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最少发生。
2.2 2020年所有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
2020年,在120例患者中共存在4例用药不合理情况患者,其中重复用药发生概率最高,用药剂量过大及联合用药搭配不当并列第二,见表2。
2.3 对比分析2019年及2020年所有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
2019年参照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为15.83%(19例),2020年研究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为3.33%(4例),研究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019年所有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
3讨论
在本次研究的120例患者中,2019年用药不合理的共有19例,重复用药最常发生,用药剂量过大以及联合用药搭配不当发生率仅次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位列第三,抗生素用药不合理发生率最低;2020年,120例患者中共存在4例用药不合理情况患者,其中重复用药发生概率最高;研究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在干预措施实行后不合理用药变化情况为有效降低。
用药剂量过大在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主要分为抗生素滥用以及药物使用过量两种情况,抗生素治疗通常于服药2周后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若长期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极易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药物过量使用会导致患者无法对药物有效成分进行吸收,同时也无法将药物有效成分排出体外,由此会导致相关不良反应出现。为此科学把控用药剂量对患者病情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4]。
药物存在相同不良反应导致,其叠加作用可能加重患者机体的负担和受刺激程度,在影响病情治疗效果的同时,增加安全风险和机体的不必要损伤。因此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临床医师需充分了解掌握联用药物组成成分,明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以避免出现用药安全事件,保障患者治疗效果[6]。抗生素用药不合理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师过于依赖抗生素药物对消化内科疾病的卓越疗效,过分依赖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体内致病菌体产生耐药性,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肠道功能紊乱情况,对此临床医师需针对患者病情合理选用药物,降低致病菌体耐药性增长速度,以更好地对患者病情进行治疗[7]。重复用药、用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搭配不当、联合用药不良反应以及抗生素用药不合理是消化内科临床不合理用药主要出现情况,院内需针对性加强质量管理,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概率。对此,需加强临床医师对新型药物、药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掌握力度,提高临床医师专业水平,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王玉玮.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8):52-54.
[2]李梅.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4):119-121.
[3]户冬梅.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1):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