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幕
普洱市人民医院妇女儿童医院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儿科门诊进行输液诊治的80例儿童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方法进行门诊输液治疗,分析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有效的应用措施;而实验组的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完善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满意度。结果:采用完善护理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儿童患者的特殊性,因此在儿科门诊输液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护理内容和方法,提高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
关键词: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策
引言
儿科门诊输液室是儿科门诊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儿科门诊输液室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差,不注意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更容易导致医院感染发生。儿科门诊输液室具有护理工作量大、输液人数多、患儿配合度差等特点,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较高。既往常规输液护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护理措施经验性较大、忽视患儿个体差异等,应用受限。儿科门诊输液室门诊开展的护理工作,对于预防医院感染,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随机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儿科门诊进行输液诊治的80例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选自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儿科门诊进行输液治疗的80例儿童患者,根据治疗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有男儿童21例,女儿童19例,他们的平均年龄是(7±1.2)岁;实验组中有男儿童18例,女儿童22例,他们的平均年龄是(6.5±1.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措施,在此护理方法下存在的安全隐患有:经临床研究报道,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多,病情多样,导致儿科门诊输液室接待患儿多、护理工作繁重。儿童年龄尚小,生理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更容易受疾病的侵袭,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小儿静脉输液具有穿刺难度大、用药剂量小、患者病情变化快等特点,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医患纠纷。根据临床调查显示,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对于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护理管理效果欠佳。儿科门诊输液室是医院一个重要的科室部门,患儿年龄小,配合度差,极易出现情绪失控、扭动等问题,增加输液护理难度。输液高峰时段医护人员工作繁重,可能出现巡视不及时、接瓶液体错误等差错,影响家属满意度。故需采取措施提升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不到位,由于儿科门诊的治疗环境比较嘈杂,又因儿童输液的不配合,导致护理人员产生急躁的情绪,使其在为儿童患者进行扎针时只顾操作,与家属沟通不到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进而增加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医嘱吩咐内容不规范,一般情况下,部分门诊医生在开药的过程中,经常存在笔记潦草、药物名称简写等问题,导致部分新来的护理人员难以分辨医生所开的药物,进而导致其在取药过程中可能与实际所开具的药物不符,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
实验组针对对照组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予相应的对策:(1)根据儿科输液室的环境特点、护理现状、常见疾病类型、患儿及其家长实际需求等方面内容,组织业务培训,或是学习活动,要求护士学习、掌握儿科输液室护理知识,明确现阶段儿科输液室护理状况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要求护士重点学习与护理模式有关的知识(理念、临床意义、重要性等)、心理学知识,以改变自身护理观念,提高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预防性护理管理措施。患儿初次到门诊就诊时,门诊导诊护理人员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初次甄别,对患儿人群进行合理分流,避免聚集;输液治疗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儿科门诊输液室每天应进行卫生打扫,定时使用空气消毒机空气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环境污染:一次性用物严格按照有效期使用,不使用过期物品做到人一用一抛弃、压脉带进行消毒灭菌,一人一用一消毒。(2)护理内容。①输液前,主动接待患儿及其家长,注意保持面带微笑、态度真诚、衣着得体,为其详细介绍周围环境、医护人员业务水平,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借助视频、图片等方式讲解与静脉输液有关的知识(步骤、配合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以取得患儿及家长的理解、配合;②输液中,根据患儿的年龄差异,选择不同的静脉通路位置,如年龄不足2岁者,宜选择头皮部位;年龄超过2岁者,宜选四肢静脉(手背静脉、桡静脉、足背静脉),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注意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灵活运用语言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技巧,前者一般包括安慰性语言(输液中适时安慰、鼓励患儿,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赞美性语言(治输液中表扬、赞美患儿,以调动患儿治疗积极性);后者一般是指抚摸、肢体语言(面带微笑、仪容仪表等),必要情况下,向患儿提供玩具(白雪公主、奥特曼等)、播放动画片(小猪佩奇、玩具总动员等),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消除其负性情绪,促进治疗进程;③输液后,待输液结束,告知家长适当按压穿刺处,出血停止后,继续留观0.5h,确定无任何不良反应后即可出院。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数据对比发现,经过完善护理措施的实验组患者家属对输液护理的满意率为97.5%,高于常规输液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护理理论的进一步扩大,护理模式的提出及运用受到广大群众的接受、认可。与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模式具有全面性、、个体化等特点,不仅可以满足患儿及其家长护理需求,还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及时解决护理问题。指出护理对小儿门诊输液室患儿依从性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所以,认为护理在儿科输液室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可行性。定期开展医院感染预防性知识培训,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风险意识;通过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预防性护理管理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儿科门诊输液室中安全隐患对策管理对医院感染护理的预防价值显著,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玉红.儿科门诊输液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4):180+182.
[2]魏义丽.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7(08):175-176.
[3]王晓兰,秦莹,景玳慧.儿科门诊输液存在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3(34):6824.
[4]许丽丽.儿科门诊输液存在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09):1406-1407.
[5]薛阿丽,张立,杨颖越.儿科门诊输液室安全隐患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8,27(15):2359-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