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热尼沙·吐尔逊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内一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接受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选择4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2例优质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低于对照组,白介素-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护理时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缓解机体炎症,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炎症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属于儿童肿瘤性疾病,其指的是机体中前体B、前体T或者是成熟B淋巴细胞出现克隆性异常增殖的情况,其发病后遗传、病毒以及电离辐射等多种因素影响[1]。患儿患病后早期症状表现为乏力、发热,部分患儿可能存在关节疼痛、瘀斑以及肝脾肿大等情况,对儿童身体健康以及生长发育存在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院进行了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价值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接受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选择4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中男童12例,女童10例,2-11岁,(7.01±2.07)岁;观察组22例中男童13例,女童9例,3-11岁,(7.13±2.0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征得患儿监护人同意。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22例常规护理,内容:密切观察患儿身体情况,做好病房清洁,关注其心理健康,指导患者家长配合护理工作。
观察组22例优质护理,内容:
(1)心理护理;患儿年龄偏小,其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在受疾病症状以及医院陌生环境等影响下,较为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同时其并不能较好地控制自身行为,多表现哭闹、痛苦,进而影响家长情绪。所以心理护理对象包括有患者、家长,对于前者,护理人员应让家长配合,帮助患儿熟悉病房环境,语言温和、面貌温柔,通过讲故事、儿歌、小游戏等方式与患儿拉近距离,获取信任,进而提高配合度;对于后者,护理人员应告知其疾病相关知识,讲述治愈案例,避免其过于担忧,缓解焦虑、紧张情绪。
(2)风险预防;患儿自制力较差,同时治疗操作本身存在一定的隐患,所以较为容易出现药液外渗、穿刺失败、静脉炎等情况,针对以上情况,护理人员可应用“PICC导管”,且穿刺时护理人员应保持镇静,安抚患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指导患儿家长配合,固定穿刺部位。除此之外,为降低口腔溃疡发生几率,护理人员应指导、协助患儿每日漱口,如观察患儿出现有口腔、咽喉红肿情况,及时反馈医生进行处理。
(3)生活干预;患儿年龄低,认知不成熟,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注意引导其保持较为稳定、温和的状态,避免剧烈活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治疗期间多存在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护理人员应了解其喜好,设计饮食方案,保证营养供应充足且均衡,需要注意如患儿存在消化道出血情况,应禁食。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水平反应患儿机体炎症水平,前者数值越低,后者数值越高,即显示炎症越弱,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进行计量资料()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平均为(9.08±2.77)ug/L,白介素-2平均为(30.01±2.18)ng/L;而对照组则显示为(11.64±2.93)ug/L、(23.07±2.75)ng/L。对比用t进行计量资料()检验有:t=2.978、9.276,P=0.005、0.001,即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低于对照组,白介素-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通过化疗方式进行治疗,受患儿表达、自我控制以及疾病治疗时间偏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意外事件,所以治疗期间护理非常重要。
既往常规护理内容宽泛,效果不佳。优质护理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护理范围并细化护理措施,对心理、身体以生活护理均有更为严格的规定,要求护理人员重视患儿情绪状态,帮助患儿及家长树立治愈信心,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同时其重视风险预防,可更为有效减轻患儿身体损伤。所以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优质护理的效果更为良好。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低于对照组,白介素-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进行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护理时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缓解机体炎症,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秋婷, 王静. 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