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丽
普洱市人民医院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72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增加心理护理,最后比较这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9.5%与86.6%,相关数据差别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痛,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够获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四肢骨折;疼痛评分
在临床治疗中,四肢骨折的主要表现症状有:骨折患处肿胀不堪,创伤处疼痛难忍,日常行动受到限制等等。四肢骨折患者在患病后往往会出现一些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所以如果在恢复期间不能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在骨折的后期恢复中,也会受到诸多来自于患者心态的不利影响[1]。根据有关研究调查表明,为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缓解治疗的疼痛感。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72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心理护理在临床中实际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自2020年1月~2020年8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四肢骨折患者,共收集到72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在40~75岁之间。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性病例21例,女性病例15例,平均年龄为(56.17±11.32)岁,平均病程为(11.38±2.11)年;对照组男性病例19例,女性病例17例,平均年龄为(59.23±12.11)岁,平均病程为(10.76±2.23)年。根据统计学的分析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对相关患者进行一些常规巡查,以及康复指导即可。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增加心理护理,主要包括:(1)心理支持。手术结束后,当患者的从麻醉中清醒之后,往往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相关医护人员在这一时期应该耐心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和劝解,为患者解答疑惑,让患者明白产生疼痛的原因和维持的时间。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和面对疾病,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术后疼痛。尝试使用一些方法缓解疼痛,比如做些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行为支持。在为患者护理时,护理人员应该通过患者的反射情况来了解患者的疼痛状态,并且要对疼痛部位,疼痛范围,以及疼痛程度等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患者制定与之对应的护理方案;(3)认知护理。手术结束后,相关护理人员应该把疼痛原因,以及缓解疼痛的方法及时的告知患者,加强患者对疼痛知识的了解,让患者了解到导致疼痛的原由,尽可能的避免这些因素的产生[3]。
1.3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疼痛程度为依据,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度和患者满意度。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以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为标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2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对比见表1,由表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表1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n,%)

观察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为99.5%,而对照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为86.6%,观察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迅速的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也随之飞速发展。车辆越来越多,再加上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因为意外事故导致四肢骨折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四肢骨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生理疼痛,还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
在过去的临床护理中,通常只能给予患者最为普通的常规护理,并不能从根本处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因此,应用心理护理的护理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心理护理主要是指,根据相关医学的方法,建立出一种能够控制急性疼痛的措施。通过相关医护人员和患者密切的沟通,可以充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在监测患者病情期间,对相关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还可以加强相关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根据上述内容显示,实施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心理护理的优势明显大于对照组[4]。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护理模式。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时期,为其适时的进行心理护理,不但可以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促进病情后期的康复,极大的提高了护理的效率,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所以,心理护理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唐俊琳, 潘芳, 王保平,等.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 40(01):79-82.
[2]唐俊琳, 潘芳, 王保平,等.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 40(01):79-82.
[3]崔培培. 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分析[J]. 健康之友, 2020, 000(005):231.
[4]韩海燕. 共情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 52(08):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