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3期   作者:王冬
[导读]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其有效性。
        王冬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新泰  271219
        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其有效性。方法在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间,我医院选取58例神经内科重症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以比较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及有效性。结果从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来看,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6.55%,而对照组为82.76%,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舒适度与神经功能状况比较方面来看,在治疗前两组评分数据差异并不明显;而在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与舒适度评分分别为(11.09±2.17)分、(11.09±2.17)分;而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与舒适度评分分别为(15.36±3.43)分、(5.03±2.24)分。实验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提高舒适度,改善预后效果,值得借鉴。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神经内科;重症护理;临床效果
        神经系统危重症属于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血液循环、代谢调节的特点,且种类较多,病人病情一般较重,而且发病速度很快,必须进行正规的手术治疗,以减少病人因脑、脊髓及神经系统引起的不良反应,同时加强相应的护理管理,有利于神经危重症病人的康复。人本管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方法,近年来的护理效果尤其突出,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临床护理中,可以提高病人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如果病人被诊断为神经系统严重疾病,治疗必须及时,如果不能及时的诊治,将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在神经科危重病人的临床治疗阶段,必须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常规的管理观念比较陈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不能满足病人的临床需要。人性化管理能提高神经重症病人的管理治疗水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理管理模式,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管理服务。目前许多神经危重病人,精神异常,且缺乏安全意识,情绪极不稳定,实施人性化管理服务,对病人给予亲人般的关怀,可改善病人易怒等不良情绪。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间,我医院选取58例神经内科重症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29例患者。在实验组中,男15女14,年龄在39岁到74岁之间,年龄平均为(55.78±6.52)岁;从疾病类型来看,有11例患者为脑梗死,有9例为脑出血,有9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对照组中,男16女13,年龄在38岁到74岁之间,年龄平均为(55.51±6.43)岁;从疾病类型来看,有10例患者为脑梗死,有9例为脑出血,有10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上述患者经医护人员告知均对本实验内容有所了解。本文所进行的实验已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和批准。在一般资料数据上,两组患者不存在对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入院后完善检查且给予用药指导。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①心理护理:住院期间耐心与患者沟通,掌握心理状态给予对症疏导措施,语言障碍者采用眼神或手势交流,保持亲切且耐心的工作态度,做好隐私保护,重建信心且提高依从性[2];②人性化护理模式:病情严重者嘱咐其尽量保持卧床静养,减少移动的次数,实时监测患者的意识或神经缺损程度,合理采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护士在日常生活中要实行责任制优质护理服务,适度的将护理时间延长,强化患者临床护理且对各项护理程序细分,病情严重者增加巡房次数并遵医嘱给予药物指导,改善预后效果;③康复训练:每日协助患者开展康复训练流程,如按摩、太极拳或散步等运动,最为简单的练习是手指操,刺激穴位改善不适症状,同时经常性的活动手指能对大脑皮层产生刺激,提高神经系统活力,便于达到远期疗效目的[3]。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进行的实验相关数据统计工具为SPSS21.0软件,%代表百分数,百分数和例数使用x2检验,其他资料使用t值进行检验,数据差异采用P值进行检验,当数据差异不构成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情况的比较
        从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来看,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6.55%,而对照组为82.76%,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情况的比较(n/%)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舒适度与神经功能状况的比较
        从舒适度与神经功能状况比较方面来看,在治疗前两组评分数据差异并不明显;而在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与舒适度评分分别为(11.09±2.17)分、(11.09±2.17)分;而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与舒适度评分分别为(15.36±3.43)分、(5.03±2.24)分。实验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舒适度与神经功能状况的比较
 
        
        3讨论
        人文护理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关注人的自由和发展[4],护理的核心是尊重病人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病人的舒适感,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处于健康状态;在神经意识恢复方面,护士给予病人人性化护理模式,可减轻病人的压力,避免肢体硬化;积极沟通,可提高病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行为意识,减少脑死亡病例的发生,缩短与家属的距离,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给予心理辅导,可改善病人的心理压力,纠正病人对疾病的错误认识,降低不良心理的发生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此同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引起感染,指导其掌握正确的咳嗽方法,促进痰液排出,定期协助翻身以避免压疮,适当抬起患肢以避免压迫患肢,定期更换尿袋以避免感染,保持营养平衡并控制盐分摄取,多饮水以改善胃肠蠕动,遵医嘱按时服药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可行性。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提高舒适度,改善预后效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晓红.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7,18(10):182-182.
        [2]孙晶晶.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256-257.
        [3]吴灵焱.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及NIHSS评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16(31):189-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