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枣庄市中医医院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目的观察分阶段健康教育的实施在肛肠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肛肠科患者2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28例。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分阶段健康教育,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的认知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护理满意度为96.09%,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科临床护理中实施分阶段健康教育的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水平,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
关键词:分阶段健康教育;肛肠科护理;实施效果观察
引言
临床诸多疾病中以肛肠科疾病最为常见,其自身发病率相对较高,很多疾病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例如痔疮,肛裂,肛周脓肿等等这一系列的疾病在一定的病程下,就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而外科手术难免会对患者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尤其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容小觑,需要采取适当措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更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恢复,缩短术后恢复病程。在开展临床干预治疗时,分阶段健康教育更加具备优势,其成效更好,对患者影响更为积极一些,能够利用多种手段和理论来改善患者术后疾病情况,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术后的早期恢复,减轻患者痛苦。外科手术术后恢复的过程中,采取分阶段健康教育方法,利用理论开展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术后恢复时间缩短,减轻患者痛苦,用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措施,改善患者术后情况。针对这一系列特点及相关患者临床术后情况,本次研究分阶段健康教育在肛肠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肛肠科患者256例,其中混合痔205例、肛瘘25例、肛周脓肿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28例。观察组男68例、女60例;年龄30~60(45.8±5.2)岁。对照组男65例、女63例;年龄32~59(45.5±5.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肛肠疾病相关诊断标准;(2)均无心、肝、肾等严重器官性疾病;(3)患者及亲属均对本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差;(2)精神疾病史及明确的精神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分阶段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及基础护理方法,并把相关的知识制作成为宣传手册发放到患者手中;定期开展疾病知识讲座,让患者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与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纠正其认知误区,使其耐心接受护理人员的健康知识辅导,增强患者配合与自我护理的能力。(2)规范化管理措施制定与实施,根据分析得出的感染因素,制定规范化管理措施。①完善管理制度:结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换药室的工作制度,包括医疗器械消毒制度、医疗用品使用制度、医护人员洗手制度、问题反馈制度、医护人员奖惩制度等,使护理工作有据可依。科室护士长担任护理质量管理负责人,监督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并不断提出改进措施,逐渐完善安全管理体系。②加强人员培训:对科室护理人员开展感染安全教育,一方面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管理制度、无菌操作意识,另一方面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对器械使用、清洁、检查、维护方法详细讲解,对换药监测、感染预防等操作进行技能指导,促进护士熟练掌握科室工作要点,不断规范护理行为,最大程度避免院内感染。③强化质量控制:医疗器械、手部卫生与感染风险密切相关,要求护理人员加强手部卫生管理,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处理伤口感染区和无菌换药区时再次洗手,尽量保持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安排专人管理内部医疗器械,定期统一送至消毒中心灭菌处理,保障医疗器械符合无菌操作规范。④强化环境管理:维持换药室通风、光线充足,定期消毒室内空气、物体,避免病原体传播。对已经灭菌消毒的物品如灭菌纱布、灭菌换药包随机抽样检查,检查是否符合无菌操作标准,严格控制药室内无菌环境。⑤做好风险评估:换药室人员流动大,室内感染风险因素较多,定期进行风险评估非常重要,本次管理实行三级感染控制制度,下设3个管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统筹协调,定期评估室内感染风险,提供清洁指导。⑥持续性质量改进:将“持续性质量改进”理念引进换药室工作管理中,对换药室工作定期开展抽样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并制定质量改进目标,通过“测试—反馈—整改”的循环管理机制实现持续质量改进,不断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3)膳食护理:完成手术后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提供饮食护理指导,并进行对症治疗,叮嘱患者补充一些新鲜果蔬,禁止食用肥甘和辛辣食物。阴液虚亏者,可补充养阴清热功效食物;气滞血瘀者,以活血利湿食物为主;湿热型者,建议食用解热清凉食物。(4)术后情志护理:以转移患者注意力、鼓励患者及时宣泄自身负性心理情绪方式,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此外,应对患者提肛训练加以针对性指导,从而加速肛肠手术患者的康复进程。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jpg)
3讨论
肛肠疾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常见病有100多种,广义上指发生于肛门及大肠的疾病,如痔疮、肛裂、肛瘘、肛门皮肤病及直肠癌等。肛肠疾病通常表现为肛门或腹部疼痛,部分患者伴有便血、便秘及有异物感等,对患者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均造成严重影响,发病后需及时就医接受诊断和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肛肠手术之后,难免会对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负性影响,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也对患者带来很大程度的痛苦,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在进行针对性治疗时,需要对相关并发症积极进行预防和控制,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加强手术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十分有必要,可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及术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护理配合度,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阶段健康教育在肛肠科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蒋琴.分阶段健康教育在肛肠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人人健康,2019(24):163-164.
[2]温丽珍.分阶段健康教育在肛肠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2):4043-4044.
[3]孟蕴芳.分阶段健康教育在肛肠科护理中的实施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1):274-275.
[4]王滢.分阶段健康教育在肛肠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9):192-193.
[5]傅爱民.分阶段健康教育在肛肠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39(07):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