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3期   作者:徐敏
[导读]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徐敏   
        (枣庄市中医医院  山东枣庄  2771OO)
        摘要:目的分析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选择我院各科室临床医护人员共计76名作为调查对象,由其对管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52例,满意21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度为96.05%;对照组非常满意41例,满意25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为8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服务意识、防范风险意识、安全识别能力等指标评分分别为(95.31±4.26)分、(94.27±4.15)分、(92.65±5.41)分,对照组分别为(85.09±5.12)分、(83.62±4.63)分、(80.16±4.7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以及临床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对满意度,故值得推广。
关键词:细节管理模式;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引言
        消毒供应室是消毒灭菌系统的核心部门,对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消毒供应室主要负责设备、敷料等物品的消毒、清洗和灭菌,要加强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防止感染发生,给患者和医院造成损害。对医院而言,消毒供应中心是一个无菌供应科,主要对医院内的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消毒、清洗、消毒,加强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可有效避免严重感染的发生,防止医患纠纷。消毒供应室还是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比较聚集的地方,如果不严格护理管理,不进行消毒灭菌,细菌会通过各种途径感染患者,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感染的防控。消毒供应室是负责医院感染控制和保证医疗质量的主要部门。它主要从事各种复杂医疗物品的分类、回收、消毒以及在消毒供应室准备的医疗物品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的安全绩效,直接关系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s。面对卫生主管部门对医院消毒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方法也暴露出许多弊端。研究显示,细节管理能够有效地指导和组织护理工作,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感染控制效果,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近年来,随着护理管理的不断进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方法是医院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细节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能有效干预护理工作,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观察2019年1月~2019年12月选择我院各科室临床医护人员共计76名作为调查对象,男35人,女41人,医生39名,护士37名。以2019年1月~2019年6月未实施细节管理模式的情况作为对照组,以2019年7月~2019年12月实施细节管理模式的情况作为观察组。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采取细节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环境管理。供应室的环境布局应将工作区、生活区、清洁区和污染区等合理划分,明确对应各个功能区,所有设备、物品等按照规定位置摆放,每天负责清洁、消毒,及时开窗通风,使用空气消毒机净化室内空气。(2)完善细节管理制度。在供应室内成立专业的管理小组,定期对相关工作者进行技能培训,强化工作者的安全、消毒意识,注重培养其护理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供应室人员熟悉各种医疗器械的名称、作用及结构等,在科室内完善管理制度,详细落实供应室内器械的消毒、清洁流程,统一制定考核标准,不定期对工作内容进行抽查和物品检查,严格要求工作者统一着装,明确分工,并制定激励奖罚制度,激发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责任态度。(3)卫生意识培养。

供应室工作者存在较大的职业暴露风险,科室护理人员从事工作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学习和了解供应室工作内容,强调自我防护意识,向工作者说明供应室内藏有较多病菌,发生医源性感染的可能性大,因此要做好自我防护措施,佩戴手套、眼镜、口罩及消毒服等,紧密武装好自己,减少皮肤暴露,时刻警惕安全意识,认真对待消毒供应室工作,最大程度清洁到位,坚决杜绝污染器械到达各科室发生二次感染。(4)规范工作流程。回收器械应分类摆放,针对精密仪器单独存放,掌握仪器的拆卸、组装方法,清洗过程中将仪器拆至最小单位,按照工作流程清洗、消毒、灭菌、包装等,合理调配水的清洁度,保证器械的干燥度,控制灭菌时间,检查包装的合格度等,并在包装上粘贴标签,以免发放错误,室内分工明确,相互联系,保证各个环节顺利对接。针对检验合格的物品应及时通知科室负责人领取,落实交接工作并签字领取,针对不合格物品继续进行清洁、消毒,直到合格为止。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临床医护人员对两组情况的总满意度。②比较临床医护人员对两组管理质量等评价,包括服务意识、防范风险意识、安全识别能力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总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52例,满意21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度为96.05%;对照组非常满意41例,满意25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为8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2两组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服务意识、防范风险意识、安全识别能力等指标评分分别为(95.31±4.26)分、(94.27±4.15)分、(92.65±5.41)分,对照组分别为(85.09±5.12)分、(83.62±4.63)分、(80.16±4.7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供应室主要负责医疗器械的消毒、清洗、包装及供应,而上述工作与患者护理、治疗效率存在密切联系,若实施不当,可对患者治疗效率造成较大危害。因此需通过科学性、针对性、合理性管理措施,加强供应室工作质量,是提高临床护理效率的重要环节之一。以往传统消毒方案由于其工作范围较大,且消毒步骤较复杂,从而降低供应室工作效率,无法满足医院的消耗量。而细节管理的强化模式可有效弥补以往传统方案的缺陷,主要通过完善设备配置、强化步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以及人员配置等方式来加强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科室质量。同时强化细节管理属于新型管理模式之一,主要强调从微小细节做起,来保障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最新研究显示,将细节管理模式应用于该科室中,可有效降低供应室差错事件发生率,加强供应室护理质量。
结束语
        综合上述,在供应室应用细节管理措施不仅能提高医院科室的满意好评,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姜国荣.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1):128+133.
[2]夏永龙,杨艳,陈亮.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4):176.
[3]丁蓓.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0):75-76.
[4]夏锦锦.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8):179-181.
[5]张玲玲.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7):78-79+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