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仙
普洱市人民医院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12月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处理对策,在2020年1月-12月的急诊ICU重症护理中实施。结果:改进后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改进前,P<0.05。结论: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不足之处,经护理质量改进后的效果显著,护理质量与水平明显提高。
关键词: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问题;对策
ICU重症护理的目的是提高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但临床实践显示[1-2],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治疗与康复。本文对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急诊ICU重症护理工作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护理质量改进前后的护理质量与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数据来自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急诊ICU重症护理资料,于护理质量改进前后分别纳入患者60例为对象,共120例;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龄23-65岁,平均(45.83±10.23)岁。纳入急诊ICU护士15名为对象,男性2名,女性13名;年龄25-43岁,平均(32.58±3.12)岁。纳入的基线数据比较,P>0.05。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2月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资料,分析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内容包括:(1)专业护理技能欠佳。护理人员的年龄跨度较大,学历与工作时间、经验等均存在差异,ICU重症护理涉及的内容众多,护理人员不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部分护理人员不能胜任ICU的重症护理工作。(2)应急能力欠佳。急诊ICU重症护理需要处理多种急救情况,且患者的病情非常复杂,护理人员不能娴熟的展开各种急救措施,部分护理人员不能正确或熟练的操作急救仪器、设备等。(3)心理素质欠佳。急诊ICU重症护理人员常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日常工作中极易遇到病情非常危急的患者,稍有不慎便会失去生命,这时护理人员面对巨大的工作和精神压力,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确保每项抢救工作准确无误。(4)法律意识缺乏。护理人员不能详细且正确的知晓相关法律知识,无通过法律解决相关问题的意识,致使工作中出现医患纠纷。(5)沟通能力缺乏。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能力欠缺,不能及时有效的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导致医患沟通存在较大的隔阂。
护理质量改进对策,于2020年1月-12月实施,具体内容包括:(1)严格选择ICU护士。要求ICU护士的工作时间超过3年,优先选择轮转科室中的护理人员,确保其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综合素质。(2)综合能力培训。定期进行ICU护士岗位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通过的护士允许上岗工作,禁止考核不达标的护士参加ICU重症护理工作。每周进行个案查房,及时了解护士的综合能力与护理情况,给护士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使其综合能力不断提升。(3)应急能力培养。根据ICU护士的具体情况,安排其进行相应的急救技能学习和培训,加强其应急能力,要求每项急救技术考核后上岗工作。急诊ICU重症护理的应急护理能力培养包括除颤仪、呼吸机与血气机等仪器的使用,提高其气道管理能力。(4)心理素质加强。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ICU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建立较强的心理素质,强化其各种应急事件处理能力,确保护士在急诊抢救重症患者时,能沉着的应对患者出现的各方面问题,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5)法律知识宣教。请法律专业人员给ICU护士进行医疗方面的法律知识宣教,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使其能正确的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与患者的权益。(6)沟通能力培养。定期组织ICU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学习,由经验丰富且具备带教能力的医师,指导其运用适宜的沟通技巧,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自制量表调查改进前后的护理质量,由患者或家属填写问卷,内容包括操作能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护理精细化和护理沟通技巧,总分100分,得分高说明护理质量好。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完成处理。
2、结果
改进后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改进前,P<0.05。见表1:
表1 改进前后护理质量评分 (,分)

3、讨论
ICU收治的患者病情危急重,护理内容非常复杂和细节化,尤其是急诊ICU重症护理,强调高规格的精细化护理,注重技术和人力、物力的高度配合,给患者提供科学化、精细化的护理服务[3]。
本次对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随即提出针对性护理质量改进对策,结果显示护理质量与水平明显提高。本次改进着眼于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注重ICU护士选拔标准的严格,强调从综合能力培训、应急能力培养、心理素质加强和法律知识宣教、沟通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改进,以加强护理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杭,崔鸣欧,苏琪琴. 以护士为主导的标准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0):1737-1738.
[2]张晓娇,王锐霞,田维艳,等.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职业获益感的相关性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4):2229-2231+2252.
[3]陆怀楠. 重症护理的改进对策探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1):24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