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护理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中的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3期   作者:张国兰
[导读] 目的:探讨保护性护理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中的效果
        张国兰
        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血透室?上海  200940
        摘要:目的:探讨保护性护理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当中抽选出40例列为观察对象,以护理形式的不同之处分成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等分为20例。常规组获得常规护理形式,研究组获得保护性护理形式。就两组不同时间段的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出现率予以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不同时间段的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出现率同常规组比较后,要优于常规组且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提供保护性护理形式,可为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并发症风险的降低给予一定助力,故可积极提倡并实施此护理形式。
关键词:保护性护理;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属于针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所实行的一种有效替代途径,由于透析技术的积极普及和推广,挽救了越来越多的肾病患者生命,继而为延长其生存期限给予了诸多帮助。动静脉内瘘属于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因为反复性的穿刺操作,易导致内瘘硬化、狭窄以及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出现[1]。基于此,本文将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当中抽选出40例列为观察对象,研究内容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节点设置在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间,将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当中抽选出40例列为观察对象,以护理形式的不同之处分成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等分为20例。常规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2~73岁间,均值(57.58±4.42)岁。研究组男13例,女7例;年龄43~72岁间,均值(57.52±4.39)岁。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可比。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可比。
1.2方法
        常规组获得常规护理形式,研究组获得保护性护理形式,展开如下:①穿刺前护理。穿刺应当在内瘘手术结束的4~8周后展开,嘱咐患者保护内瘘并告知保护内瘘的相关措施,向患者给予人性化关怀措施,就负性情绪严重的患者,加强沟通并做好心理开导工作[2]。②穿刺时护理。在手术结束后的24h内对患者施以动态化监测工作,出现渗血或是疼痛等问题时,第一时间上报主治医师配合实行相应处理。嘱咐患者穿着宽松且舒适的衣物,对内瘘侧手臂的清洁卫生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教会患者正确判断动脉震颤状况,一旦存在流通不畅状况需予以紧急处理。加强血压测量以及静脉注射或输液等操作的重视度,避免药物刺激以此引发静脉炎,最终造成内瘘闭塞[3]。③每天认真检查患者静脉搏动状况,同时确保内瘘口处于通畅状态中,遇到血栓应立即汇报至医师,若患者伤口无渗血、无感染且愈合良好,引导患者多进行握拳动作,以此避免内瘘闭合以及吻合口撕裂发生。
1.3观察指标
        就两组不同时间段的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出现率予以观察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软件完成数据的分析,若数据之间存在组间差异性,则以P<0.05展开。

2结果
2.1就两组不同时间段的生活质量予以观察比较
        研究组不同时间段的生活质量同常规组比较后,要优于常规组且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就两组不同时间段的生活质量予以观察比较(x±s)


3讨论
        现代血液透析主要以提升患者生存率并改善其生存质量等目标为主。而动静脉内瘘的好坏将对患者透析效果以及生存质量构成直接性影响,因此需要确保通路的持续通畅以及充足的血流量,继而防止内瘘相关并发症出现。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同时间段的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出现率同常规组比较后,要优于常规组且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经血液净化技术的飞速进步及发展,促使血液透析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将保护性护理模式作用至此类患者中,不仅可以大幅度延长其生命期限,还能显效优化其生存质量[4]。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提升工作责任心意识并协助患者强化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对护理细节方面的重视度,一旦发现任何风险因素,即刻施以相应处理予以解决,为护理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针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提供保护性护理形式,可为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并发症风险的降低给予一定助力,故可积极提倡并实施此护理形式。

参考文献:
[1]苏曙妮,陈艺红,陈木柯.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31):129-131.
[2]杨琼,冯瑾.预见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9):3306-3308.
[3]段晓芬,张小琴,梁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感与动静脉内瘘维护质量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9):88-90.
[4]邓洋洋,匡飘飘,陈娜利,等.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8):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