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期   作者:敖芳
[导读] 这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小儿
        敖芳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血液内科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 这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小儿,尤其是非母乳的孩子发病比例更高。当孩子处于婴幼儿极短时期,由于铁元素吸收不佳,摄入少,储存不足等原因会造成孩子患上缺铁性贫血。当然成人也会患上缺铁性贫血,比例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本文就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护理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贫血、护理方法、饮食、药剂
        一、缺铁性贫血的表现与伤害:
        缺铁性贫血会造成体内血红细胞不足,而血红细胞能够输送氧分,也就会造成身体缺氧现象。常见的表现为疲劳嗜睡。严重患者会影响心脏、肝脏、脾等脏器功能。从而引发脏器肿大、心脏供血不足、神经系统等做种疾病。
        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护理要点:
        2.1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家长沟通工作要做好:
        幼儿患上缺铁性贫血一方面与自身体质有一定关系,但另一方面与护理养护有直接的关系。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大多数是非母乳喂养。不能够直接的从母乳当中获取铁元素。在喂养过程中,不够科学,产生偏食、营养成分单一等问题,造成了铁元素的摄入与储存不足。所以要及时的跟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护理与饮食中的一些常识。均衡饮食,注意睡眠和通风。及时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与问题。
        2.2饮食护理:
        2.2.1幼儿的母乳喂养:对能够进行母乳喂养的,要进行母乳喂养,幼儿从母体获取的氧分中能够包含足够的铁元素,是最佳的饮食方式。
        2.2.2幼儿的非母乳喂养方式:应选择强化铁配方奶,最常用的是牛奶,不超过3个月的婴儿肠道尚未成熟,影选择豆类代替乳品,同时及时添加辅食。1~3个月的婴儿可以添加青菜水、鲜果汁以及鱼肝油制剂;处于4~6个月的婴儿可以添加烂粥、米糊、水果泥、鱼泥、豆腐以及蛋黄等;处于7~9个月的婴儿可以添加肉末、肝泥、碎菜、蛋、烂面等;处于10~12个月的婴儿可以添加馒头、稠粥、碎菜、豆制品、碎肉等。总之选择含铁丰富的辅食,例如动物血、猪肝、鱼、瘦肉、水果蔬菜、豆腐类等,咨询专业的人员婴幼儿添加辅食的方法。进行牛奶喂养的婴儿进行加热处理后方可给予,以降低由于过敏引起肠道失血
        2.2.2使用铁制烹饪工具:成人或者儿童患缺铁性贫血的,在烹饪食品以及使用餐具时,考虑使用铁制品。尤其是铁锅,在烹饪中可以融入铁离子,在食品制作过程中,更好的加大了铁的摄入量。
        2.2.3饮食均衡,食用含铁多的食品:
        在病患中观察统计发现,缺铁性贫血患者中很多存在偏食问题。在护理中要均衡饮食,多吃含铁量多的水果与蔬菜,例如菠菜等。同时饮食要科学合理,每日三餐,或者少食多餐,避免出现暴饮暴食等补科学的饮食方式。
        2.3服用铁药剂:服用含铁药剂是相对快速的补充方式,当前相关含铁药剂较多,成分主要是硫酸亚铁。成人可以直接服用。如果是幼儿也有相应的药剂,多为合剂。服用方式多为每日三次,用量根据体重以及症状进行适当灵活调整,遵从医嘱。服用过程中,注意减少对胃肠的刺激,通常配合维C共同使用,并且在用餐之间的时间服用为佳。


        2.4注射含铁药剂:这种方法治疗当然速度最快,但是容易出现相应过敏反应。一般使用较少。在特殊条件下采取使用。例如对口服药剂反应缓慢,无明显效果等特殊情况下考虑使用。
        2.5科学运动是有效的防范与护理方式:
        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的过程。帮助更好的吸收食品和药剂当中的铁,所以进行适当的合理的运动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例如症状较轻的可以采用慢跑等方式。也可以采用散步等运动方式。
        2.6引发缺铁性贫血的其它疾病的治疗:缺铁性贫血患者常常伴有其他疾病,例如胃肠道疾病,造成摄入不足,吸收能力弱。所以要彻底治愈缺铁性贫血,也要对其它能够引起缺铁性贫血的疾病进行共同治疗,达到最佳治愈效果。
        2.7心理负担卸载法提升护理方式:
        很多成人的缺铁性贫血患者,是在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的情况下,出现了作息时间不规律,饮食习惯不佳,暴饮暴食等问题才换上了疾病。要卸下心理负担才能更好的治愈疾病。从工作角度,适当调节心理目标,不要目标过高,造成工作的巨大压力。从生活角度,要轻松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情绪波动,更加利于疾病的治疗。
        综上所述:缺铁性贫血幼儿以及成人都有一定的发病几率。但幼儿患病比例更高。患上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摄入不足造成,从而造成身体内铁含量不足,从而引发的脏器肿大,嗜睡、心脏疾病、神经疾病等。但是这种疾病并不可怕,通过合理的饮食方式,规律的作息方法,缓解心理压力,科学运动方案是能够彻底治愈的。做好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病因分析,合理宣传语介绍疾病的护理方法,及时采用药剂配合治疗,是相对快速治愈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应用效果观察[J]. 李亭.  心理月刊. 2020(04)
        [2]对不同年龄段缺铁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分析[J]. 王伟名.  当代医药论丛. 2019(14)
        [3]缺铁性贫血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分析[J]. 王嵘.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01)
        [4]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护理体会[J]. 丁桂容.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41)
        [5]110例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J]. 刘雪梅,王艳,王月影.  黑龙江护理杂志. 1999(03)
        [6]缺铁性贫血与血铁、发铁关系的研究[J]. 余运昌.  微量元素. 1987(03)
        [7]缺铁性贫血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J]. 齐宁霞,韦丽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23)
        [8]研究缺铁性贫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在血常规中的鉴别诊断方法和临床检验效果[J]. 赖秀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