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 赵红艳 姜美臣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矿医院 黑龙江省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 分析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与不同分型下性激素水平差异。方法 对2018年5月-2020年9月我院的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131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无精组76例,少精组55例,使用G显带技术和PCR技术分别检测患者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微缺失。结果 检测后,无精组Y染色体微缺失占比14.47%,少精组Y染色体微缺失占比12.73%。AZFc缺失最高,P<0.05。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最高的为AZF(a+b+c)缺失,P<0.05,在睾酮对比上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中遗传因素占用很大的比例,如做试管婴儿,应提前检测染色体和Y染色体微缺失,减少遗传因素而影响下代。
【关键词】无精及严重少精症;Y染色体微缺失;性激素水平
男性不育是男科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疾病,大致可分为性功能障碍不育与性功能正常不育这两大类,性功能正常不育又可以分为少精子症、无精子症、弱精子症、精子无力症以及精子数正常性不育[1],一般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多是由染色体异常和Y染色体微缺失引起的。Y染色体微缺失主要是指Y染色体上存在无精子因子,影响精子的生成,是男性不育患者常见的一种现象。针对不育男性患者进行染色体分析,有利于分析病因,为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对2018年5月-2020年9月我院的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131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无精组76例,少精组55例。无精组患者年龄27岁-40岁,少精组患者年龄25岁-39岁,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1.2方法
使用G显带技术检测染色体核型,对患者进行肘部静脉采血2ml,并采用普通肝素抗凝。之后取采集血液1ml接种于人体外周血专用的血淋巴细胞培养基中,并设两个平行线放入6.5%CO2的培养箱中,制备好染色体标本。采用数字化染色图像分析系统,对图像进行抓取分析与核型排列,同时根据人类遗传学过激命名体质,对每个相对应的染色体进行命名。采用PCR技术检测AZFb、AZFc、AZFb/c等15个位点[2],分析结果。性激素水平检测:将3ml血液置入促凝管内,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检测方面包括: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睾酮、垂体催乳素。
1.3判定标准
无缺失:标本所有位点均有扩增条带;有缺失:标本位点在多重PCR与单独扩增中均无产物条带出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对数据处理,计数采用%表示,计量采用 (X±S)表示,使用X2校检;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对比
检测后,无精组Y染色体微缺失11例,占比14.47%,少精组Y染色体微缺失7例,占比12.73%。AZFc缺失共9例,AZFa缺失共2例,AZF(b+c)缺失共6例,AZF(a+b+c)缺失共1例,。AZFc缺失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1 Y染色体微缺失不同分型性激素水平对比
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最高的为AZF(a+b+c)缺失,分别为44.8±5.19(U/L),27.85±6.37(U/L)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睾酮对比上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染色体是组成细胞核的基本物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病即染色体异常,故而导致基因表达异常机体发育异常。染色体异常的发病机制暂不明确,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化学因素等因素有关。Y染色体对精子发生和性发育是必需的,Y染色体缺失会导致患者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无精,或不能促使精子足够成熟。根据男性不育发病因素中生精障碍者占整个男性不育症约60%,甚至更高。据相关数据显示[3],大多数男性不育生精障碍患者中都存在Y染色体长臂缺失或部分长臂缺失,且Y染色体长臂上存在多个基因家族。
综上所述,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中遗传因素占用很大的比例,如做试管婴儿,应提前检测染色体和Y染色体微缺失,减少遗传因素而影响下代。
【参考文献】
[1]林静,梁权辉,朱嫦琳,李炜煊.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类型与不同分型下性激素水平差异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09):1086-1089.
[2]滕贤麟,施金俏,郭辉,周燕霞.无精症及严重少精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J].检验医学,2018,29(12):1212-1214.
[3]阮健,贺小进,吴欢,蒋欢欢,曹云霞,杜卫东.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07):70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