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后勤学院 天津 300300
摘要:踝关节扭伤作为一种常见损伤,其造成的后果不容忽视,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对人的日常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在运动员中这种情况更加常见,一般复发率在80%左右,慢性踝关节不稳定也是如此,所以近些年来有关专家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问题一直十分重视。本篇文章从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概念出发,分析发生机制以及生物学原理,结合诊断方法对其运动康复进行简要阐述,希望可以为临床实践中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标准,尽量减轻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对患者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慢性踝关节不稳 运动康复 机制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固然重要,但是其运动康复阶段的各项训练也要格外重视,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一贯原则,配合对关节的按摩缓解进行综合训练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关节的恢复和健康。
一、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相关概述
1.1概念分析
从概念上,踝关节损伤多次后会形成慢性机械或功能性不稳定,同时踝关节损伤会直接导致后续连锁不良反应的发生,据有关数据表明,40%的踝扭伤会逐渐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踝关节扭伤典型的损伤机制是由内翻内旋应力引起,一般为外侧韧带复合体损伤,其中复合体有三条主要韧带,韧带的损伤会导致复合体受影响,继而造成踝关节的结构变化。从临床上讲,一般在踝关节发生扭伤后需要三个月的恢复期,也就是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通常这个过程会伴随着疼痛,肿胀以及行动不便,并且如果运动过度或者关节用力不当可能会造成踝关节的再次扭伤,造成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1.2生物学原理
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骨性结构,关节囊和韧带连接以及动力稳定的肌肉三方面要素,踝关节的骨性稳定依靠胫骨、腓骨和距骨,还有关节囊和内外侧韧带复合体提供稳定性。动力稳定的肌肉可以及时阻止踝关节内翻,在损伤发生前尽可能避免。
1.3发生机制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发生机制主要有四方面:首先对位对线的异常会改变其生物力学环境,导致骨性结构发生改变,继而影响踝关节稳定;其次外侧韧带复合体的改变会影响力的改变,进一步促使踝关节的活动相比于其他时候要增加许多;踝关节周围组织力学环境的变化,也会促使踝关节结构的变薄变厚、拉长撕裂等,这些结构的反常会逐步演化成踝关节损伤;另外软骨病变、关节错动也会造成类似的影响。
1.4诊断评定
诊断评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包括许多步骤,其中要对身体形态,关节活动度,肌肉力度,感觉器官,肌肉张力以及踝关节的平衡性,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结合各项数据分析患者整体的状态,由于慢性踝关节不稳定会导致人在活动中承受一定的痛苦,所以还要进行步态分析,即为避免疼痛所表现出的步态,这也可以表现在踝关节运动幅度受限的程度。
二、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运动康复
2.1肌肉训练
踝关节受损会影响周围组织,由于受损部位不能过度运动,周围组织的活动也会受限,长此以往在生理上会表现为肌肉萎缩,甚至还会导致人整体运动模式的变化,所以必须要进行肌肉训练。抗阻力训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应用于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康复方法,它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一般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阻力,采用徒手抗阻或者借助弹力带抗阻,除此之外,等速肌力训练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对于踝关节周围肌肉群肌肉力量及本体感觉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其本身由于成本的昂贵,目前一般用等张训练代替。
渐进性抗阻训练可以有效促进肌肉群的力量的增加,这种训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随着患者适应能力的增强逐步加大训练强度,目前的力量训练方式一般是单纯静态肌力训练,但总体反馈出的训练效果不明显,所以随着临床试验的探索,专家建议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制定综合方案,增加重量训练、无负荷力量练习等,综合性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另外神经肌肉控制训练也十分关键,只有神经肌肉功能的改变才会影响机械感受器的改变,继而影响踝关节的控制,所以可以进行踝关节周围神经肌肉控制训练以及髋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训练,从而在源头上减少复发。
2.2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在运动康复过程常采用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相结合的综合训练方法,加之睁眼和闭眼训练增强患者的平衡能力,促进患者对于肌肉的感知,踝关节平衡装置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腓骨长肌具有一定的影响,有数据显示腓骨长肌的力量增加,腓骨长肌的激活时间比健侧长,同时短时间内的踝关节平衡装置训练可有效减少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复发率,但在平衡训练效果是否可以明显的问题上具有一定争议,综合来看,只要不是过分强度的平衡功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2.3感觉训练
加强本体感觉可以减少踝关节的再损伤,保证关节的稳定性,当踝关节要受到损伤时机体会首先做出反应来保护踝关节,所以可以进行多站式本体感觉训练,通过睁眼闭眼站立、睁眼闭眼摆臂站立等一系列动作的叠加来增加训练难度,根据患者姿势的偏移和矫正,以及关节在进行这些动作时的位置变化可以看出训练对于康复具有一定效果,多站式训练可以在整体上帮助患者足的受力用力更加稳定规范,也有数据显示本体感觉训练还可以降低复发率,但是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佐证。
2.4徒手治疗
作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一般通过关节松动,按摩肌肉的方式改善关节囊和韧带,增加延展性,类似于人的剧烈活动后要进行肌肉拉伸的原理,徒手治疗可以缓解肌肉的疲劳,对于高强度训练后的踝关节具有舒缓作用,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关节松动技术,可以有效减轻由于训练而带来的疼痛肿胀,增加了机械感受器的感觉输出,刺激活动神经组织,在放松肌肉群体的基础上,改善整体姿势控制,从而促进其他训练的进行。
结束语: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在运动康复训练中要根据不同时期踝关节的不同情况进行训练强度和方法的调整,结合本身形成机制可以促进运动康复过程的进行,通过肌肉训练,平衡训练,感觉训练以及徒手治疗综合锻炼踝关节的运动功能,在根本上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梁计陵. 基于微信干预结合运动康复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A]. 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北京体育大学.2018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科技创新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教研室,2018:2.
[2]王洋.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运动康复与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3):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