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梅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重庆 400039
摘要:铸造企业每天都无可避免的面对因电焊、打磨、熔炼以及碳刨岗位引起的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高温的危害。而对于这些危害的处理及防范,因诸多企业除尘设备利用率不高、设备老化陈旧、管理不到位等因素,以致企业在控制粉尘、噪音处理等方面不理想。对此,为避免上述职业危害因素对企业员工身体造成伤害,企业需高度重视、保证各类除尘排毒等防范设施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铸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
前言:铸造作业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种类复杂,具有高水平粉尘、高水平金属烟雾、多种低水平化学性有害因素、高强度噪声、高温和不良体位等职业性有害因素共存的特点。部分中小企业劳动条件差,工艺相对落后,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职业危害问题突出。
1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通过对职业卫生,生产过程的密闭化程度、原料及辅料的使用情况、员工操作方式及频率等现场情况的调查,可确定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以及高温是铸造企业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通过对职业病危害性质的分析,借助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分级分析,可确定Ⅰ级(轻度危害作业)职业病危害主要包含了铸钢车间的CO2保护焊作业岗位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打磨作业岗位砂轮产生的磨尘;碳刨作业岗位氧化铁粉尘等。Ⅱ级(中度危害作业)职业病危害主要包含CO2保护焊、熔炼、浇注岗位高温作业等。危害等级为III级(高度危害作业)职业病危害主要是打磨作业产生的噪声;铸钢车间碳刨高温作业等。危害等级为Ⅳ级(极重危害作业)职业病危害重点是铸钢车间碳刨作业岗位产生的噪声。
2职业病防护措施
2.1严格遵循粉尘防护的基本原则,及八字方针“革、水、密、封、护、管、教、查”
(1)革:有效减少或消除粉尘污染的主要措施是积极改造工艺,用低粉尘、无尘材料取代高粉尘材料,同时还用低尘设备和不产尘设备逐渐取代高尘设备。
(2)水:在工作场所进行湿式作业,能够大大有效预防粉尘逸出。
(3)密:利用密闭的生产设备或将产尘设备隔离密闭,从而实现密闭隔离尘源,
(4)风:通风除尘,由于生产条件有限,当设备无法密封或密封后有粉尘逸出时,应采取通风除尘措施吸收和排放粉尘,进而保证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大大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5)管:管理者一定要对防尘工作给予重视,不断完善防尘设施,加大维护管理力度,确保设备能够良好运行。
(6)教: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防尘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知识,使接尘人员掌握更多防尘相关知识。
(7)护:由于企业生产条件有效,往往会在粉尘浓度超出国家标准下坚持作业,这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防尘口罩、防尘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8)检:接尘人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同时不允许有作业禁忌症的人员从事接尘作业。
2.2物理因素
为尽可能避免受物理因素的影响个,故针对空压机、锅炉以及鼓风机等关键设施设备的设置,需尽量安排在底层的独立房间之内,以尽可能降低振动与噪声对设备的影响。除此之外,这对此类设备还应设置专门的变配电间,而配电柜则需采用全封闭式的金属外壳,以此最大限度避免受物理因素的影响。
2.3个体防护及应急
为保护员工避免职业病风险,企业需为每名员工发放相应的个体防护装置。对于打磨、碳刨岗位应为每名员工配备专门的防噪声耳塞与耳罩,定期组织相关岗位员工进行噪声的职业健康检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切忌长时间处于极度嘈杂的环境,最大限度避免噪声危害的发生。对于控制室员工,则需配备防毒面罩与防酸碱眼镜。对于高温作业岗位,企业应制定应急管理措施,减少员工高温作业的时间,企业还应为员工提供诸如通风服、水冷服一类的防热防护,高温季节提供防暑降温食物,以最大限度降低职业中暑的问题发生。考虑到防护装置的耗损,企业还需结合设备的耗损状况来定期向员工发放新的防护装备。若员工因特殊原因而导致个体防护装置损毁,企业的后勤部门应及时给予调换。
2.4加大职业卫生管理力度
有关厂区的卫生状况,需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设立警示标识,与此同时,企业还应针对每名员工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并依照相关规定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以最大限度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当员工身体状况不允许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安环部要及时对员工进行调离原岗位,并对该员工身体状况进行跟踪,防止职业病发生。
2.5行政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将工作落实到实处
为了有效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和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应加强宣传培训,重视监督执法,同时分级培训铸造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相关操作人员,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同时,选派职业卫生专家对其进行专项检查,严格查办有违法行为的工作人员,督促企业认真履行职业病防治职责。
2.6规范企业防护设施的设计和整改
在满足最优生产工艺和物流路线的基础上,总平面设计应做到功能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在工艺操作允许的前提下,需要全封闭处理危险因素的来源;降低硅尘含量的最有效方法是运用封闭的尘源;若施工工艺不允许的情况下,需要科学设计局部通风、除尘、解毒装置。优先选用低噪声、低振动设备,并采取隔离、消除、吸收等多种措施结合的方式来有效控制噪声源;如噪声还超标,应减少噪声接触时间,及时佩戴防护耳塞。
2.7及时进行产生结构升级
积极升级改造产业结构,筹建冶金铸造中心,引导现有铸造企业与产业政策进行有效结合,不断优化晚会三硬件设施,加大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力度,有效防范,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需要定期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加大职业病防治,将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到实处,合理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行为,从而更好防范和控制职业病危害,降低职业危害,切实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企业需要按照局里的相关要求,认真执行职业病防治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也是企业安全科学发展、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更是落实企业责任意识,促进形成自我约束和持续改进,建立规范职业健康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林超,王瑞,魏扬州,等.铸造粉尘对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08,3(17):88.
[2]王爱红,冷朋波,李晓梅,等.两种风险评估法在某黑色金属铸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7,34(10):63-67.
[3]刘洪,周恩俊.小型树脂砂铸造车间通风除尘的改进措施[J].现代铸铁,2014(2):59-62.
[4]刘宝龙,李戬,张伟军,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4.
[5]陈江.通风设施防护效果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5):2.
[6]黄海鹏.泰州市铸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调查[J].中国卫生产业,2017(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