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传染病的流行与早期识别预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4期   作者:王海军
[导读]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能够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

        王海军
        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1400
        摘要: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能够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在2020年传染病仍旧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如果遏制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在疾病出现并感染人群后进行及时高效的早期识别预警,这是影响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内容。结合笔者传染病学防治经验,在本文中介绍了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现状及流行性特点,可以看出这类疾病带给人类健康的重大危害。基于我国的全国性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新发传染病的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旨在通过更精准、更及时的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来增强人类的早期反应能力,为全人类迎接新发传染病危害性问题争取时间,共同保卫人类的健康。
        关键词:新发传染病;流行;早期识别预警;病原体
传染病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内容。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研发新型疫苗和控制药物,但仍有许多传染病病原体利用自己易发生变异的生物优势、繁殖扩散的宿主优势及人们接触活动的社会媒介条件,仍然在人类环境中保持着繁殖和扩散。此外,新发传染病往往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突然爆发,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1]。新发传染病是指由新型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类型,而人们在没有准备的条件下受到这些病原体的健康威胁和危害,往往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研发出传染病的防控疫苗。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新发传染病的现状、流行性特点,及如何进行早期识别预警的分析,为人类研究新发传染病提供理论参考,在疫苗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共同保卫人类健康。
1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现状
传染病种类自1940年至今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增加,且以每年一种以上的速度不断增加。在近十年来世界上新出现了埃博拉、甲型HIN9禽流感、西尼罗河热、猴痘等疾病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区域有了很广泛的流行[2]。而艾滋、O13霍乱、甲型H1N1霍乱等疾病已经传入我国,成为危害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类型。新型传染病则以其强传染性和易变异特性,在现代化的便捷交通和更频繁的出行交际活动条件下,迅速在全球泛滥,成为危害全人类健康的恶劣影响的新发传染病。
2 新发传染病的流行性特点
2.1 病原学特征
新发传染病可能由多种病原体引发,相较于细菌、真菌、原虫等人类已经有相当控制措施的病原体,病毒是新发传染病病原体中占比最大、危害性和传染性较强的部分。据有关研究可知,可感染人体致人患病的病原体数超过了1700种,其中引起新发传染病的已知病原体数高达4O以上,病毒病原体占据了其中的3/4。病原体存在传染性和特异性,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一般有较强的传染病,人体普遍缺乏专性免疫能力,表现为接触时的传染和易感;而新病原体的特异性则是指其与其他病原体间存在差异,可能表现在病原体的结构、感染方式、传染力、毒性、作用机制等[3]。
2.2 流行病学特征
一般是以动物为传染源来感染人。即病原体的中间宿主或实际宿主是动物,而在人食用、接触动物的过程中,病原体感染到了人。

由野生动物来源的新发传染病病原体占总新发病原体比例高达71.8%,反映出人类应当重视野生动物来源的病原体,以保护自然的态度避免伤害野生动物的过程中被病原体所感染。这也是本次一些新型病毒引起全球性新发传染病的最可能机制,可能病毒在从动物感染人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变异,才导致难以进行精确的病毒溯源。
新发传染病一般能够通过多种传播途径进行快速传播,在人口流动频繁、国际贸易活跃的现代社会,某个区域的新发传染病可能在短时间内扩散到全世界的易感人群之中,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污染、直间接接触、虫媒叮咬等途径来感染人。另一方面,在传染病刚刚出现时往往也缺乏特效药和疫苗,人体内尚未形成针对这类新发传染病的主动免疫,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诊疗。这些流行病学特征都导致新发传染病发生早期,人类对病原体、临床诊疗方式及其实验室检测特征都没有足够认识,也难以有效开展防控抗疫工作,可能给群众和社会带来不稳定影响。
3 新发传染病的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
基于对各种传染病及公共卫生的专业认识,我国的新发传染病专家早已协同临床医师、政府单位进行了全国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建设。预警信息系统也让我国能够在发现突发性、强传染性的新发疾病时,能够及时进行医疗系统、政府管理和基层行政的共同响应,通过多方协调和统一抗疫战线的建立,为控制我国的传染病传播、打赢抗疫攻坚战的初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发传染病的早期发现与识别通常需要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共同确定,在患者感染传染病感到不适后,会首先去临床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医生是最早与其接触的专业人员,并依据自身的专业素养,根据异常症状或不明原因疾病给出初步诊断;而医生的诊断也离不开医院的实验室检查,这部分能够进一步、更精确的检查患者血液、尿液等体液中的病原体成分,检验得到的病原学资料是传染病及时发现、及时报告的重要基础参考。我国法定传染病预警信息系统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的,经过了基于县政府反应的邮件月报、电子月报后,到2004年后就发展为基于医院的实时网络直报模式。这个发展过程中也反映出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各种新型科学技术的出现及我国现代科技水平的提升,保护我国国民健康的传染病预警信息系统也从只能处理一般已发现的基础传染病信息,转变为能够基于医学技术进行新发传染病及时监测,充分发挥着守卫我国国民健康的警戒监测作用。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也让实验室检测的结果能够有更广的影响力,让实验室技术能够更好的发挥其早期发现识别的作用。但我国实验室监测网络仍存在着监测体系薄弱,力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新时期我们应当加强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在新发传染病的冲击下,能够及时发现其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做好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保卫人类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子武,冯子健,李晓松.WSARE计算方法在传染病暴发早期预警中的应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11).
[2]赵月峨,王淑兰,史套兴.新发传染病出现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8(3).
[3]马家奇,杨维中,李中杰,戚晓鹏,肖革新.基于网络直报的传染病爆发早期预警信息系统架构与应用模式[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3).

作者简介:王海军(1971.10—),男,北京人,汉族,本科双学历,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方向:公共卫生(预防医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