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玲 盛思玉 王洁 程媛媛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 麻醉科, 江苏 淮安 223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中,以丙泊酚药物实施静脉麻醉对其神经功能所造成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10-2020.10来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颅脑外伤患者,以随机数表法作为依据,均分为两组。常规组以维库溴铵、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实施麻醉,实验组以维库溴铵、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实施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NSE、GFAP与Tau水平分别为(29.39±1.22)μg/L、(0.19±0.02)ng/L、(3.43±0.40)ng/L,显著低于常规组(34.47±1.58)μg/L、(0.30±0.04)ng/L、(4.28±0.62)ng/L,T=16.2949、15.7496、7.3765(P<0.05);实验组IL-6、TNF-α及CRP分别为(53.42±1.81)pg/mL、(1.24±0.05)mg/mL、(1683.68±41.54)mg/mL,显著低于常规组(58.11±2.45)pg/mL、(1.43±0.10)mg/mL、(1907.58±40.92)mg/mL,T=9.8587、10.8815、24.5869(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治疗后,以静脉注射丙泊酚药物,可有效降低NSE、GFAP与Tau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实现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目的,建议推广。
【关键词】颅脑外伤;静脉麻醉;丙泊酚;神经功能;手术治疗
颅脑损伤属于临床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病症,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病情变化速度快等特点,会严重影响到患者机体健康与日常生活质量[1]。临床在治疗该病症患者时,主要以手术方式来治疗,但是在实施麻醉时,会增强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程度,释放出多种活性物质,进而使得血流动力学发生波动,故而寻找到稳定、高效麻醉方法,对确保手术顺利开展起着积极意义[2]。丙泊酚和七氟烷都是临床中常使用的麻醉药物,具有易恢复、毒性小、起效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鉴于此,本研究以我院82例行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为例,探讨在颅脑外伤患者手术中予以静脉注射丙泊酚的麻醉效果,现详细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病例选取颅脑外伤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常规组男女占比为23:18,患者年龄均值为(45.7±8.0)岁;实验组男女比例为25:16,患者均龄值是(46.0±7.5)岁。病例纳入标准:(1)经颅脑CT检查后,确诊为颅脑外伤者;(2)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于9分者;(3)符合手术指征者;(4)知晓研究内容,签署相关同意书者。排除精神疾病者、认知功能存在障碍者、合并脑出血者、颅内肿瘤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
1.2方法
1.2.1常规组
术前给予患者依托咪酯、舒芬太尼维库溴铵与咪达唑仑实施麻醉诱导,之后以维库溴铵、瑞芬太尼与七氟烷实施麻醉,吸入1%-2%的七氟烷,以每小时0.1μgμg/kg-0.2μg/kg瑞芬太尼与20μg/kg-30μg/kg维库溴铵来维持麻醉。
1.2.2实验组
以维库溴铵、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来麻醉,其中维库溴铵与瑞芬太尼的麻醉维持与常规组一致,丙泊酚则以每小时4mg/kg-6mg/kg维持麻醉。
1.3指标观察及评定标准
(1)分析麻醉后两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术后24h时,采集患者3mL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进行NSE、GFAP与Tau水平检测;(2)分析麻醉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以放射免疫法对IL-6、TNF-α与CRP水平进行检测。
1.4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以统计学SPSS21.0展开分析与处理,炎症因子与神经功能指标以(x±s)表示,数据校验以(t)值,统计学判断以P<0.05表明存在较大差异。
2结果
2.1分析麻醉后两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
由下表1可知,麻醉后实验组神经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在临床神经外科疾病中,颅脑外伤属于常见的一种危重症,其具有较高病死率,且病情发展较快[3]。目前临床主要以开颅手术来降低颅内压、消除血肿为主要治疗目的,虽然以开颅手术能够有效清除病灶,然而会增加患者发生脑受损风险,再加上手术操作较为复杂,且术中吻合性难度比较大,故而对于围术期麻醉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需合理选取有效麻醉方式,既要符合临床手术需求,而且还需最大程度上对患者脑细胞进行保护,以此来降低颅脑损伤发生率[4]。丙泊酚与七氟烷都是临床常见的麻醉药物,其中丙泊酚具有良好镇静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对其保组织进行保护,进而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另外,该麻醉药物还能够增强巨噬细胞对于炎症反应所起到的抑制作用;七氟烷是一种吸入性的麻醉药物,可对微血管平滑肌进行舒张,减少因缺乏缺血性灌注而引发颅脑受损从而对患者脑组织进行有效保护。但该麻醉药物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吸入浓度等,有可能增加患者颅内压,对脑代谢造成影响,故而应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5]。本研究通过对比丙泊酚与七氟醚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结果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炎症因子与神经功能水平较低,这表明以丙泊酚实施码字,可有效降低NSE、GFAP外溢,减少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合成,同时还能有效清除患者脑部病灶,相较于七氟烷药物,可有效降低神经介质释放,从而实现保护患者脑组织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治疗中,以静脉注射丙泊酚药物,可得到确切麻醉效果,保护患者脑组织,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参考文献】
[1]严厚福, 杨世忠, 朱德琴. 丙泊酚静脉麻醉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 18(10):49-51.
[2]李卿.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丙泊酚与异氟醚麻醉的 临床效果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16(31):168-169.
[3]陈丽华. 联用丙泊酚和利多卡因对接受颅脑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对其脑功能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017(010):140-141.
[4]曹金凤, 靳乐, 蒋留琴,等.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颅脑手术患者认知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分析[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9, 047(006):P.613-616.
[5]王国飞, 蔡甜甜, 许建坤,等. 三种手术方法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2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