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亚飞 毕书峰 张雅娴 王健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蒙古赤峰市024000
【摘 要】目的 了解赤峰市红山区商业服务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方法 对赤峰市红山区的超市、剧院等5个场所的商业服务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面对面的艾滋病知晓率调查。结果 赤峰市红山区商业服务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61.6%,不同文化层次知晓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 赤峰市红山区的商业服务者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很低,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平。
【关键词】 艾滋病;商业服务者;知晓率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疫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截至 2010 年,全球估计共有 3 400 万名 HIV 感染者,比 2001 年上升了 17%。仅 2010 年,全球共计发生 270 万例新发感染,180 万人死于 HIV相关疾病[1],并且艾滋病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2]。提高大众人群的知晓率是能够有效控制艾滋病传播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已在女性性工作者、男男性行为者和青少年学生等各类高危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调查[3]。但未见对大众人群中商业服务人员开展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报道,为了了解赤峰市商业服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赤峰市疾控中心于2014年9月-10月对商业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知晓率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结果如下: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抽取维多利商场、众联广场、红旗剧场、冠东百货超市、维多利超市作为调查场所,对抽到的5个场所内全部商业服务者,共300名,进行了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问卷的设计:本次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对象的一般信息(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国家规定的8个艾滋病基本知识问题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
1.2.2 知晓率计算方法:按国家规定的方法计算知晓率,即8个问题中答对6个或6个以上视为知晓。
知晓率=(知晓人数/调查总例数)×100%
1.2.3 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调查人员调查前均经过统一培训,调查时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由调查员提出问题,被调查对象逐一作答,调查员记录结果,每次调查结束后,由督导员核实所有的调查问卷,合格的问卷录入Epidata3.1系统中,用卡方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
2 结果分析
本次共调查300名商业服务者,合格问卷289份,其中男性65例占22.5%;女性224例占77.5%,年龄分布在19~52岁,调查对象主要为汉族,高中或中专学历居多。
2.1 知晓率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289个调查对象中有178人答对了6个及以上问题,由此可知赤峰市红山区商业服务者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1.6%。统计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8个问题的知晓程度不同,其中,问题4:“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感染艾滋病吗?”知晓率最高为96.2%(278/289);问题2:“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知晓率最低为37.6%(106/289)。见表1。
表1 赤峰市红山区289名商业服务者对艾滋病基本知识8个问题的知晓情况
289 211 73.0
2.1.1不同文化程度知晓率分析
初中及初中以下知晓率43.0%(34/79),高中及中专知晓率66.4%(77/116),大专及以上知晓率71.3%(67/94),经统计分析,文化程度是影响艾滋病的知晓率的重要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5.3)。调查对象中答对6个及以上问题的大专或大专以上有67人,高中或中专有77人,初中有26人,小学有7人,文盲1人。
2.1.2 不同年龄阶段知晓率分析
在商业服务者中,小于20岁的知晓人数有4人, 20~25岁的有27人,26~30岁的有67人,31~35岁的有31人,36~40岁的有23人,41~45岁的有13人,46~50岁的有9人,51~55岁的有4人,小于30岁的知晓率为57.0%(98/172),大于30岁知晓率为68.4%(80/117)。经统计分析,大于30岁和小于30岁的知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X2=3.63)。
2.1.3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
赤峰市商业服务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来源前三位为电视、网络、广播,其次为报刊、书籍、学校讲座和宣传活动,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较少。见表2。
表2 赤峰市红山区商业服务者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途径分析(n=289)
3 讨论
赤峰是内蒙古人口最多的城市,据统计2014年赤峰市常驻人口434.08万,以农牧民为主,属经济落后地区。从事商业服务的人群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和牧区,文化水平不高。过去几年里,赤峰市艾滋病一直处于散发状态,病例少,很少有人去了解有关艾滋病的一些知识,故当地的商业服务人群乃至一般大众人群的对艾滋病知识了解不多,而且也不够全面。调查对象对于艾滋病的三个主要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非传播途径的认识甚少,其中只有36.7%认为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较低的知晓率难免会让人们对艾滋病产生误解,进而对艾滋病产生过度的恐慌。
结果表明,文化程度是影响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可能了解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也比较多,并且对自己的自身健康情况更加关心。与也叶旭军等人[4]的研究结果相符。
根据此次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小于30岁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大于30岁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无统计学意义,而此次的调查结果显示,小于20岁和大于40岁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可能与其生活环境、对健康关注程度等有关,应加强这些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的宣传,进而提高一般大众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而提高大众人群的防病意识,尤其是对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群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其知晓率,降低感染风险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宋琴.袁家麟.我国艾滋病研究现状、流行因素及防治对策[J].上海市卢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结核病防治,.2012.12(3):2974-297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R].北京:中国疾病预控制中心性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提高广大人群的知晓率.
[3]高洁.项丽芬.单多,等.德宏州八类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疾控中心,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2011.8(4).469-471.
[4]叶旭军.施卫星.李鲁.进城民工队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38(5):31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