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4期   作者:赛麦提·热合曼
[导读] 本文就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其有效的改进建议

        赛麦提·热合曼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亚曼苏乡水管所843402

        摘要:本文就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其有效的改进建议,以促进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建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突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机制不活;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 公益性支出没有补偿来源;资金不畅、人员素质不高、管理粗放;国有水利经营性资产运营体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造成大量的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和养护,不仅效益严重衰减,而且安全隐患逐年加大,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潜在威胁。为此, 有必要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寻求符合我国国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
1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益性水利工程产生的是社会效益, 是为社会服务的。但其现状却令人担忧,如堤防失修现象普遍,抗洪能力大大低于原设计要求,严重威胁着防护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制约防护区经济的发展。其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1管理效率低下
        长期以来,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养一体,职责不清,机构臃肿,经费混用,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水管队伍,管理效率低下,工程运行成本较高。而管理与养护同属一个机构,又使管理资金与用于养护维修的资金界定不清,使用混乱,遇到的问题是由于养护维修的资金界定不清,管养职责不清,责任不落实,无人负责,已造成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1.2维修养护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大都下达比较晚、致使水管单位、养护部门开展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很矛盾,维修养护经费预算下达不及时导致以下问题: (1) 水管单位不了解当年的维修养护经费有多少,维修养护计划难以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控制。( 2) 由于资金不到位,水管单位垫付资金能力缺乏的情况下,不能及时结算,难以要求养护单位按照合同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造成工程管理上的被动,从而影响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3管理经费短缺
        具体表现为: (1) 由于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公益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界定不清,政府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公益性支出难以落实,或者公益性支出得到合理补偿,水管单位财务困难,产生生存危机。(2) 水利工程运行维护和人员工资等经费渠道不畅通,水管单位人员实际支出与财政定额标准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管理经费短缺,造成经营与管理争人才。这些都制约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4管理队伍素质偏低
        特别基层管理人员存在职工年龄偏大,知识面窄,技术人员缺乏,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加上运行观测设备陈旧,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受到限制。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标准提高,管理标准也进一步提高,要求也更严格,急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现代化专业管理队伍。
2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建议
2.1 严格资产管理
        规范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营活动,严格资产管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在科学划分公益和经营性资产的基础上,对内部承担防范、排涝等公益职能部门和承担供水、发电及多种经营职能部门进行严格划分,将经营部门转制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下属企业,做到事企分开,财务独立核算[1]。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事业性收费应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属企业必须按规定提取工程折旧。工程折旧资金、维修养护经费,更新改造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

2.2 推行管养分离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养一体,人员富余,经费混用,导致有限的经费主要用于养人,维修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工程养护情况不甚乐观。因此,从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管理成本的角度考虑,必须积极推行管养分离,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具体措施是:(1) 通过机构改革,实现现行体制与机制中管理与维修、养护一体化在职能上的分离。在对水管单位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编制基础上,将水利工程承担维修、养护任务的人员要从管理机构中剥离出来,通过组建专业化的维修养护队伍,实现对工程的专业化管理。(2) 通过对维修养护市场的培育,在建立和完善准入机制的前提下,把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推向市场,按所承担的维修养护对象,分别组建独立或联合组建产品化的养护企业,以后逐步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既可以提高工程维修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 又能从根本上解决管养不分,管而不养的问题。管养分离是水管单位精简管理机构,降低运行成本,落实养护维修资金,提高养护水平,使工程得以正常运行、效益充分发挥,使水管单位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措施,符合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的要求。
2.3 规范财政补助
        政府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水管单位的绝大多数承担着公益性工程管理的任务,这部分管理运行经费应该由财政负担。财政补助是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运行管理经费的重要来源,规范财政补助的范围和方式是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1) 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承担的是公益性任务,没有供水、发电等经营性收入,其支出(包括编制内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以及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等)应由同级财政全额负担,每年编制计划,纳入财政预算,依据有关程序批准执行。养 护人员则实行企业化管理,资金项目化,业务市场化。对于经营性资产和其他投资,财政部门在核定补贴额度时,要将其收益统一纳入单位经费预算,并及时掌握各种收益的变化情况,实行动态核算,适时调整。(2) 积极筹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保证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顺利进行。各级政府要合理调整 水利支出结构,调整水利建设基金使用结构,积极筹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3) 公益性水利工程单位所管理的工程的更新改造费用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计划主管部门在非经营性资金中安排。
2.4 精简人员,加强业务培训
        水管单位机构臃肿是管理成本高、运营效率低的重要原因,建议核定各类水管单位所需工程管理、运行和维护人员的合理编制,分流富余人员。人员分流的主要途径有:利用水土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多种经营、鼓励职工自谋职业、水管单位兴办的社会职能机构和人员整体剥离、符合国家规定的允许提前退休等。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单位要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广开渠道, 妥善安置分流人员。支持和鼓励分流人员大力开展各种经营, 特别是旅游、水产养殖、农村畜产和建筑施工等具有行业和自身优势的项目;各类水管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参加所在地的基本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加强培训学习,建设现代化的管理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改革后相关制度、办法的学习,调动人员积极性、主动性;改善队伍结构择优引进人才,有力促进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
2.5 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多种经营
        从理论上讲,水管单位中承担防洪、除涝等公益性任务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及工程运行维护经费应由财政全额负担。但因长期以来,财政资金不到位,水管单位出于正常运转和自身发展的考虑,需要挖掘潜力,开展多种经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可利用水能资源独资或招商引资兴办水电站和渠道航运;利用水面大力开发旅游业和养殖业。许多事实已经证明,这种开发方式效果很好,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依靠土地出让政策,通过环城河整治、绿化带建设、河道两边景观开发、房地产开发等,积极创造级差地租,带动公益性工程附近土地升值,从中获得回报,转而投入水利工程建设;每年洪汛期间,洪水会携带大量砂石进入平原河渠,给水利工程及河岸的安全带来隐患[2]。水管单位可以成立砂石开采公司,采取市场运作模式,对砂石实行有序开采。这样水管单位可从中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同时对采砂石地点和挖掘深度进行控制,既疏浚了河道,又保证了水利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崔飞. 基于新时代的视角谈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人力资源管理[J]. 经济师, 2019, (8): 251-252.
[2]翟媛. 关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PPP回报机制的探索[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7, (6): 150-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