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城市群协调发展路径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4期   作者:范诗彤
[导读] 在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集聚的新形势下,
        范诗彤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290  
        摘要:在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集聚的新形势下,城市群内部的空间关系和协调发展路径产生了新变化。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通过分析新形势下珠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人口流动、交通网络的特征和趋势,认为城市群可从四大方面引导区域协调发展,包括前期介入地市规划方案,推动地区发展方向协调;规划“中心引领,圈层带动”的空间结构,充分释放都市圈作为中观层次的空间统筹作用;推动区域建立梯级产业协作分工机制,在跨界地区共建合作平台;加强基础设施跨市协同,支撑人口、经济等要素区域内高效流动。
        关键词:都市圈;区域协同发展;新形势;协调发展

1.引言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经统计,2018年我国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承载了24%常住人口,创造了38%国内生产总值。在中央第五次财经委会议提出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的政策趋势下,社会经济资源要素将进一步向城市群、中心城市集聚。而在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和后发城市的不平衡现象持续加剧,珠三角城市2018年GDP排名中,后三位城市(珠海、江门、肇庆)的GDP总和仅为排名第一第二的深圳、广州总和的1/6,长三角城市排名最末三位城市(铜陵、舟山、池州)的GDP总和不足上海的1/10。都市圈内部城市的发展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尊重市场客观规律,谋划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推动城市间协调合作,是促进区域协调、培育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区域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2.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2.1产业特征:产业分工空间分异明显
        珠三角的产业分工呈现研发环节向中心地区集聚、加工制造环节向交界地区和内陆扩散的特征。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珠三角东岸的环湾地区形成了连绵的电子信息带,整机制造和研发环节的环节主要位于深圳、东莞、广州,惠州临深地区及西岸城市以电子元件、器件制造为主,为整机制造供应零部件。随着华为等企业的外迁,核心城市的整机制造将逐步外溢,而零配件制造也继续往外扩散和转移。
2.2人口流动特征:跨城交界地区活跃
        珠三角人口流动呈现跨城通勤居住的特征,形成了广佛、深莞、珠中三大跨城人口活跃地区。其中,广佛的跨市总量为63万,深莞为53万,珠中为27万。以广佛肇清都市圈为例,根据《广佛肇清都市圈跨城职住新生态》报告显示,广佛肇都市圈的内跨城职住人数约为60万,广佛跨城人数45万,占比75%;佛肇与广肇跨城人口为15万,占比25%[1]。受地理临近、跨市交通便捷程度等影响,佛山承接广州居住需求外溢,形成了广佛肇都市圈跨城职住的核心强对流圈,广佛跨界地区成为人口流动最活跃的地区。
2.3交通特征:“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明显
        珠三角的高速和轨道交通网络形成了以广州和深圳为核心、内外圈层分异的特征,体现“核心-边缘”结构特征[2]。从高速公路密度来看,珠江东岸密度高于西岸,三大都市圈形成三大梯队,深圳、东莞位于第一梯队,高速公路密度高于15公里/百平方公里,广州、佛山、珠海位于第二梯队,高于10公里/百平方公里,江门、肇庆位于第三梯队,低于5公里/百平方公里,处于区域高速路网的边缘地区。从高速公路的等时圈来看,广州、深圳1小时高速公路等时圈共覆盖30个区县,占珠三角区县总数的58%。从轨道交通的等时圈来看,广州、深圳1小时轨道交通等时圈共覆盖39个区县,占珠三角区县总数的76%(广州以广州南站为起点,深圳以深圳北站为起点)。


3. 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路径研究
3.1制度保障:共谋愿景,规划先行
        目前正值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时期,各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构想将影响珠三角城市群未来15年的空间发展方向。因此,需要构建“城镇群-都市圈-地市”三级规划协调机制,一方面“自上而下”确保城镇群内各城市错位协调发展、要素有效对流,区域战略有效传导到地市;另一方面“自下而上”确保地市诉求能有效反馈至区域层面进行统筹,从落地实施层面检验上级部署的可行性。作为承上启下的“都市圈”层级,需要关注跨界 “两不管”地区的基础设施配置和空间定位,适应新一轮的市场配置和人口流动趋势资源向跨界地区集聚的趋势。
3.2空间结构:中心引领,圈层带动
        落实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等国家战略,发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以都市圈为载体,推动都市圈内的要素流动,跳出市域范围,在都市圈范围内跨市谋划产业、居住、公服、交通、休闲娱乐等分工,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构建专业化的中心城市。如广州都市圈内公共服务职能分工将进一步细化,广州承担行政文化中心、高等教育集聚地等功能,佛山承接广州居住和基础公共服务功能的外溢,肇庆作为都市圈休闲旅游、康养度假目的地,清远打造职业教育城补足职业技术人才短板。
3.3产业分工:专业协作,共建合作平台
        珠三角的产业分工正值新一轮调整期,中心城市聚焦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前端环节,加强基础创新、技术创新等研发空间配套;后发城市可利用空间增量及产业用地成本较低的优势,依托广深创新资源,打造大湾区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充分发挥交界地区的优势,保障产业用地空间,加强区域产业合作。以深莞惠、佛肇、广清交界地区的产业基础为支撑,通过搭建新的产业合作平台、提质增效现有产业园区等方式,释放交界地区产业活力,为都市圈产业合作提供空间支撑。
3.4基础设施支撑:跨市协同,促进要素流动
        推进都市圈轨道交通公交化。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引导城际铁路在建设标准、站点设施、运营模式等与城市内部的地铁线路衔接,支撑公共交通串联都市圈内部的主要城镇、重要发展区和休闲游憩地区,构筑生产、生活与休闲发展轴线,形成都市圈生产和生活一体化的一小时经济圈。
        完善跨城人口和跨界地区的公共服务配套。应对都市圈跨城居住的人口趋势,依托大数据人口分析,科学测算地区服务人口,配置地区商业服务、休闲游憩等设施时充分考虑服务人口需求,提升跨界地区的公共服务品质。应对中心城市的非核心功能外溢趋势,后发城市应预留都市圈级的公共服务空间,积极推进都市圈内社会建设资源整合,探索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等民生设施跨市共建共享机制,为都市圈生产生活一体化提供配套支撑。
4.结语
        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为案例,分析了新形势下城市群协调发展路径研究。在国家促进发展要素向中心城市集聚、推动非均衡的发展模式背景下,需结合产业分工调整、人口跨城流动活跃等规律,重新审视“城市群-都市圈-城市”的空间关系。通过规划编制时统筹各市的空间发展方案,为城市群构建统一的发展合力奠定基础。以区域合作的理念为导向,打破跨市行政壁垒,在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上规划共谋、合作共建、利益共享,促进中心城市、后发城市功能协调、分工明确。本文结合新形势背景对城市群协调发展路径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在区域宏观层面探索协同机制,未来可进一步以具体城市为案例,从城市的角度探索融入城市群的动力和路径。

参考文献
 [1] 王越、李永森、陈洋、刘小平、阚长城.广佛肇清都市圈跨城职住新生态[EB/OL]. https://www.sohu.com/a/284543560_99907693, 2018-12-26 /2020–04–13.
[2]Friedmann J R.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A]. Combridge: The MITpress,1966: 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