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猪丹毒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4期   作者:李明东
[导读]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几年,此病的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

        李明东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树堡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615141
        摘要: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几年,此病的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给养殖场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本文根据当地的发病情况,对猪丹毒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诊断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猪丹毒;猪丹毒杆菌;流行特点;诊断;治疗
        随着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猪养殖行业也逐渐成长起来,养户希望通过养殖猪,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猪养殖行业的市场潜力也比较大。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猪常会出现各种疾病症状,这给养户带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影响了养户的实际收入。猪丹毒是一种急性、热性的传染病,是由红斑丹毒丝菌所引起的,发病时表现为高热,多发生在夏季,病情发生后,若不能及时发现并且控制,将会严重影响养户的收入。
1病原
        引起猪丹毒的病原微生物为猪丹毒杆菌,不形成芽孢,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此菌对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如病猪尸体深埋1.5米经过230多天后,还可以分离到猪丹毒杆菌,不过毒力已经显著减弱。对热抵抗力较弱,70℃经过5分钟就可以将其杀死。一般的消毒药,如1%的漂白粉、1%的氢氧化钠、 10%的石灰乳等5-15分钟可以杀死此菌。青霉素、金霉素、氯霉素以及链霉素等都对猪丹毒杆菌有抑制作用[1]。
2 流行特点
        猪丹毒的爆发一般呈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炎热的季节发病较多,冬春寒冷的季节很少发病。夏秋季节,温度和湿度适宜猪丹毒杆菌的生存和繁殖,同时夏秋季节吸血昆虫活动频繁,也助长了此病的传播。猪丹毒的流行和猪的年龄、健康状况和外界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一般3-12月龄的猪易感性最强,营养缺乏、突然改变饲料,长途运输。疲劳、受寒等都是此病的诱发因素。母猪产仔前后容易发病,哺乳仔猪和老龄猪发病较少,这可能和仔猪从母乳中获得许多的抗体,老龄猪在长期生活中受到隐性感染有关。猪丹毒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要的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如健康猪吃了被樗染的饲料,病菌通过消化道迸人体内。其次是皮肤存在创伤,伤口接触到猪丹毒杆菌,随着血液进入体内。蚊、蝇叮咬也可传播此病。第三是内源性感染,即带菌的健康猪由于自身抵抗力下降,也会引起发病。
3 猪丹毒的诊断
        对疑似病猪采用问、望、听、触的方法进行初步判断。通过与养户的沟通,了解病猪这两天的状态以及是否发生呕吐、蔫食、高温的症状[2]。通过观察,查看病猪身体是否出现疹块,出现的部位以及大小。用听诊的方式查看病猪是否有心杂音,心速过快的情况出现。通过这些方法,来判断病猪的基本症状,为下一步诊断奠定基础。
3.1 猪丹毒的临床表现
3.1.1最急性败血症
        临诊少见,发病快,死亡率高。往往在皮肤尚未出现红斑之前就死亡,体温42℃以上,潜伏期短,初期表现为精神不振,无其他明显的临床症状。急性败血症发病快,前期无明显红斑,只有在濒临死亡的时候,病猪的身体部位才会出现大面积的疹块。
3.1.2急性疹块型
        此类并且临诊比较多见,大多数会出现败血症的变化。病情相对来说,稍微轻一点。在发病的初期,表现为高热,但是体温不会超过42℃,伴随厌食的症状一同出现。一般经过一至两天以后,会在皮肤比较薄的地方出现暗红色的疹块。通常体现在耳根、颈部、胸部、股内等部位,形状呈不规则的圆形或者菱形,大小也不相同。用手指触摸,会有热感,手指在疹块上压一会,便会发现疹块消退,手离开后,疹块又会恢复原样,这些疹块均高出皮肤一些,后期发展为手指按压不褪色,或出现淤血、出血等症状。出现疹块的时候,病猪的体温会有所下降。此时,病猪多出现口渴、便秘、呕吐等症状。
3.1.3慢性型
        当病猪出现最急性或者急性症状时,若没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就会转化为慢性型。如果用药不当也会使病情转化为慢性型。

转化为慢性型以后,不仅治愈周期变长,皮肤病的情况也更加严重,疹块部位的皮肤会发生坏死,色黑、干硬,病变皮肤与其下层新生组织发生分离,最终发生脱落,形成缺耳、断尾等症状。较为常见的会出现关节性疾病,关节肿胀、疼痛、变形,会使病猪出现跛行。慢性猪丹毒的病猪还会出现心动过速、呼吸加快、咳嗽等症状。
3.2 猪丹毒的病理变化
3.2.1最急性败血症
        最急性败血症皮肤出现红斑为基本的体外特征。最急性败血症会使病猪的淋巴结、脾脏肿大充血。脾脏充血严重,颜色为暗红色或樱桃红色,质地柔软,包膜紧张,切面外翻、结构模糊。淋巴结充血肿大,质地松软,被膜紧张,切面隆起外翻,并伴随血液流出。心包出现积水,且有小点出血,心肌炎症状严重,肝充血呈红棕色。消化道发生炎症,其中,胃底和幽门部位较为严重。肠粘膜容易出现炎性水肿,伴随小出血点。
3.2.2急性疹块型
        这一病症临诊多见,基本特征表现为病猪身体部位出现不规则疹块,尤以皮肤薄处较为明显。剖检疹块,真空层有大量的血瘀和浆液性。其他内脏的病理变化相对急性败血症较为平缓。
3.2.3慢性型
        当出现急性症状,未能及时治疗,便会转化为慢性型病症。剖检常见溃疡性心内膜炎,心肌组织发生增生,瓣膜增厚,且有浅灰色菜花赘生物出现。关节肿大变形,内脏充血,腔内有可见物溢出。
4 猪丹毒的防治措施
4.1 接种疫苗
        给猪群接种疫苗,是预防猪丹毒病症较为有效的方法。养户应当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对养殖场内的猪群进行疫苗的种植。断奶后的小猪仔,也要接种疫苗,避免漏接。我国现阶段常用疫苗为猪丹毒弱毒菌苗、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猪丹毒克C42系弱毒菌苗、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及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这4种,免疫期均为6个月。因此,养殖户在春秋两季都需要对猪群进行疫苗的接种,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接种抗体时,为保证抗体效果,可以在猪群的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等抗应激制剂。
4.2 猪舍定期消毒
        对于养殖场的卫生环境要保持高度重视,定期进行消毒作业。对养殖场进行消毒的同时,也要对养殖用具进行消毒,可以常用多重消毒药进行交叉消毒,确保消毒的效果。购买生猪时,要注意检查生猪的健康状况,在不确定的情况,不进行合并养殖。如果已经出现病猪,应当注意隔离,对于已经病死的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情的传播,影响健康的猪群。
4.3 控制引进的猪源
        不论是购进新的生猪,还是为养殖场的猪进行配种,这两项工作,都需要保证从外引进的不是病猪。对于新购进的生猪,要隔离饲养,监测生猪的健康状态,为期1个月左右,如果期间生猪无发病表现,在放入养殖场混养[3]。引入新猪后,应及时接种疫苗,接种疫苗以后,隔离观察,确定无问题后,再进行混养,从源头控制猪丹毒病症的发生。
4.4 发生疫情、及时处理
        当养殖场内出现疑似病例,主要表现为高热、呕吐、食欲不振等明显症状,出现此类情况时,将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养殖,避免病情蔓延。养殖人员可以将疑似病例隔离,注射青霉素,观察注射后的反应,根据注射青霉素的反应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发现病例时需要及时治疗,一方面避免病猪感染其他猪,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病情加重。同时,养殖人员也应当做好自身的保护,因为猪丹毒有很强的感染性,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发生传染。
5 总结
        猪丹毒病症的防治主要包括病源控制,处理疫情,接种疫苗,这几个大的方面。另外,由于猪丹毒病症多发于夏季,所以,养殖户在夏季的时候,要留意降低养殖室内的温度,调整猪群的密度,并且定期做好消毒工作。从源头控制病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焕杰. 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猪丹毒的应对措施[J]. 中国动物保健, 2019, 21(6): 22-23.
[2]赵美英. 猪丹毒病的检疫要点及防控措施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9, (11): 160.
[3]孙乔圣. 猪丹毒病的防治措施探究[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7, (5): 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