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铭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创新。通过对我国目前建筑施工行业在钢筋混凝土的应用情况来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均会设置防止出现裂缝的应对策略,此技术便是后浇带技术。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项目的所在地来设置恰当的方案,并且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再进行后续工作,确保整个项目的完整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引言
目前,土建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制约,比如温度变化,会造成钢筋混凝土发生收缩和膨胀等现象,甚至会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极大的影响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由于后浇带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这些质量缺陷,因此施工单位须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后浇带的位置,并对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和应用进行不断完善。
1对后浇带技术的具体作用进行研究
1.1防止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沉降的现象
在建筑行业开发力度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土地资源也在逐渐减少,这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层建筑的发展,并且对施工质量也有了更高的标准。总得来说,建筑结构属于一个个体,由多个小个体组成,并且个体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没有相对融洽的整合性,这便会出现沉降的现象。譬如,在对主楼和裙楼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会有各种程度的沉降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来设置后浇带,从而能够将其固定于稳定的状态。
1.2如何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膨胀的现象
与其他结构不同的是,钢筋混凝土在使用时会有逐渐硬化的现象,有的甚至会出现收缩、膨胀的情况,并且施工环境内的温度也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这样便会改变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从而出现压力分布不均的现象,这对整体结构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项目内加入后交代技术,并且要能够确保钢筋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可以释放出来,避免将所承受的压力分散。
2后浇带的主要概述
后浇带主要是指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预防和减少随着温度变化而导致的钢筋混凝土裂缝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用混凝土修补墙体、横梁和底板等连接处预留的暂时性带形缝,以免影响建筑整体的平面布局和外观效果,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物的稳固性。后浇带的浇筑应在气温较低的时间段内进行,并选择浇筑水泥或者在水泥中添加少量铝粉的混凝土,以确保其强度高于构件强度,以免造成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而在超长基础底板的施工过程中,填充在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强度应高于原结构的强度,以免对结构的安全性和防水性造成影响。目前,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有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其中,沉降后浇带能够解决主楼和裙房连接处的沉降差;伸缩后浇带能够解决大规模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而温度后浇带能够预防混凝土由于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的伸缩和拉裂问题。
3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控制策略
3.1明确设计原则
一般情况下,房建内部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施工人员来讲,要充分依据结构特点,对后浇带设计原则进行确定,选用有效、可行的施工方式。比如,对于不同的浇带技术,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在对后浇带形式进行设计时,要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全面考虑温度变化状况,并结合工程施工进度,对后浇带进行科学的设计,不但要确保施工质量,而且要尽可能降低对材料的损耗。此外,针对裙房结构强度,要落实好计算工作,选取有效的应力数值,对后浇带进行合理的设置,促使房建结构更加可靠,避免发生坍塌的情况。
3.2施工控制策略
3.2.1地下室混凝土浇筑
针对地下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充分结合地下室结构特征,有效掌控浇筑厚度,若浇筑厚度过大,将会提高工程的自重;若浇筑厚度过小,则难以保障结构的稳定性。基于此,为促使浇筑质量得到提高,对于施工人员而言,要严格控制浇筑厚度。此外,为提高浇筑施工质量,可借助于丝网模板,并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来开展浇筑施工操作,在进行浇筑时,避免出现水分流失的情况。
3.2.2浇筑施工保护
在结束浇筑施工之后,落实好施工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保护时,可参考以下内容:在完成浇筑施工后,不许在后浇带附近堆放材料,有效掌控施工荷载,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支护点,在强度满足相关要求之后,方可拆除支护点;在施工保护中,针对容易发生的问题,比如后浇带偏移,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
3.2.3施工技术要点
一般而言,后浇带施工要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制作以及放样钢筋,落实好防线工作,确保钢筋定位有着较高的精准性,在绑好钢筋后,对橡胶止水带进行设置,助于第2层钢筋;在绑好第2层钢筋之后,对网片进行安装,同时针对底板下层,来对钢筋进行绑扎,之后对钢板网进行安装,开展混凝土养护及浇筑。为获取更好的养护效果,针对后浇带上层,对防尘模板进行安装;要做好养护质量的检查工作,若存在质量不达标的情况,需再次进行养护及浇筑;在对浇捣混凝土进行选择时,要优先选用微膨胀混凝土,在结束旁侧浇筑一个半月之后,方可对膨胀混凝土进行浇捣,对于楼层后浇带,等待时间应超过两个月。
3.2.4质量控制对策
钢筋质量控制:对于施工人员而言,要充分依据房建结构特征,选用高质量的钢筋,同时利用较为先进的搭接方式,确保后浇带结构有着较好的稳固性;在正式绑扎钢筋前,需彻底清除杂物,保证钢筋绑扎质量;对于钢筋网及钢板的安装,充分结合极容易发生的问题,事先制定有效的处理策略。浇筑质量控制:充分结合房建结构特征,对后浇带施工位置进行明确,有效连接房建结构;在结束浇筑施工之后,需第一时间进行覆盖,同时落实好养护工作;针对混凝土施工强度,开展防水强度试验,以此保障施工质量。
3.3钢筋连接施工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钢筋搭接绑扎法在钢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现象,不仅加大了钢筋的密度,还增加了建筑本身的重量;传统的钢筋焊接法需要高强度的焊接工作,由于电流比较强,因此电流电压的波动极易影响焊接质量;传统的机械连接法很难控制焊接的接头面积,而以上问题可以通过新型的钢筋连接法进行有效解决,比如直螺纹接头连接技术,该技术使用符合标准的滚轧直螺纹、套筒和质量合格的钢筋进行连接,并严格按照了施工图纸将其加工成型,在具体的连接过程中,应通过套筒将两根钢筋连接在一起,以充分发挥钢筋的强度和力度。再比如加长丝头型接头,首先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将锁紧螺母和标准的套筒全部拧进加长丝头的钢筋上,直到接近钢筋的标准丝头;其次将套筒回位到标准丝头,并用扳手拧紧;最后拧紧标准套筒和锁定螺母,即完成连接工序。在连接完成后,质检人员应对连接质量进行分批检验,以便找出不当之处并进行及时返工。
结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发现,在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有了很大提高。对于后浇带技术而言,其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同样有着很大影响。基于此,要求施工单位能够加大对后浇带技术的重视,确保所应用的技术能够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为其提高施工质量以及稳定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正洪,周鹏,王雨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5):59-60.
[2]吴文煊.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9(0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