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亮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32
摘 要:如何在今后的施工中更好地应用装配式建筑结构更为重要,这已成为当前施工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问题,本文拟对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常见的叠合板进行分析本文从施工工艺入手,探讨了该技术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以后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叠合板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叠合板 施工技术
一、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步骤分析
1.1叠合板制作
预施工前,需要进行图纸的详细设计,以保证相关构件的顺利生产。在图纸深化设计中,相关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安排,从而有效提高设计科学程度。同时,还需要合理运用简化统一的符号,更准确地表达专业要求。此外,还需要对组件生产过程进行深入分析。零件厂在完成图纸的详细设计后,需要对模具装配方案进行科学的设计。层板生产过程中,要保证模具侧模的垂直度和装配尺寸,保证模具清洁,严禁在钢筋上刷垫片。在钢筋工程的具体实施中,相关人员需要根据构件加工图依次安装各种预制构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避免预埋件。最后,为保证仓储场地的稳固、平整,必须科学实施排水措施。在构件的具体堆放中,地面与构件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隙。根据构件的应力和刚度,构件应垂直或水平放置,预制叠合板一般需要水平堆放。
1.2叠合板运输
首先,相关人员需要制定科学的交通规划。在储存、运输、吊装和预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旦损坏,很难科学修复,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误工期,还会给整个工程造成经济损失。基于此,相关单位需要在构件运输前科学制定运输方案,运输前根据相关清单认真核对预制构件的数量、型号、规格,并核对出厂合格证和资质印章。其次,要科学选择运输工具。可采用平板拖车或大吨位卡车运输。一般来说,运输叠合板时,需要将其水平堆放。装车时,必须在车厢底部铺设两个木格,以保证横截面为10×10cm2。同时,还要在木方上垫一块厚度大于15mm的柔性垫和硬橡胶垫,根据预制板的尺寸合理设置支撑方木。最后,在具体的运输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对运输路线进行分析,仔细核对沿途情况,确保运输路线路况良好。在具体的运输过程中,还要保证车辆行驶平稳,避免车辆颠簸、剧烈加速或紧急制动,以保证相关单位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对构件产生不利影响,从而有效防止构件掉角、开裂或断裂。
1.3叠合板吊装
在吊装叠合板时,要科学地采用模块化吊梁。在具体吊装工作中,要保证四个吊点受力均匀,吊点位置设在腹板钢筋与格构梁上弦杆的连接处,使腹板钢筋与板的距离为板长的20%-25%。在具体的起重工作中,要保证动作缓慢,以保证叠合板起重的稳定性。在链式起重中,要科学地应用四个闭钩和专用链条,使其在多个位置上均力、均举。在这个过程中,链条的长度一般为4米,吊装叠合板时,必须停在作业层以上300毫米处,并根据叠合板的位置调整复合板的方向,科学调整,再定位。在此过程中,必须有效避免框架柱上的竖向裂缝复合板钢筋与预留钢筋碰撞严重,对于叠合板,必须慢慢停,轻轻放,防止在装配过程中,冲击力过大,损坏板面。
1.4支撑系统设计
叠合板施工前,支柱的合理设置非常重要。通常有两种支架来执行,其中一个由木模板支撑,西式住宅的立杆采用插座和圆盘扣,在立杆顶部,要科学地采用可调顶撑,以保证稳定性,保证支架标高的科学调整,并双钢管主龙骨先放入U型支架内,再放入主龙骨内木方次龙骨,在龙骨上的合理设置将使间距应控制在200mm。次龙骨中周长废模条应合理绕圆铺设,并模板与周边层合板连接处需进行海试合理地粘贴棉条,可以有效地防止渗漏纸浆现象。另一种是铝模板支撑,正在进行铝结构施工在模板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叠合板区域的模板进行设计合理,加深排架龙骨,保证运行更平稳,促进叠合板的有效支撑和标高调整。
在停留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独立电杆的支撑间距不超过1800mm,如果间距过大,必须合理增加独立柱支撑板,下加独立立杆时,必须保证预装构件安装前,应进行合理的支撑。因此,三角支撑架需要单独加工,支撑杆暂时固定。
1.5上部混凝土浇筑
首先,在混凝土层合板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厚度仅为70mm,在现浇结构中,应尽量避免预留和预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选择现浇混凝土建筑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选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在目前现浇结构梁墙预埋爬架钢筋和箍筋经常会相互干扰,因此需要局部调整钢筋和箍筋之间的间距灌浆。一般来说,正压注浆是从孔底开始进行的,注浆量通常超过理论注浆量。如果一次灌浆不够,则需要额外灌浆,直至灌浆完全。灌浆压力控制在0.4MPa左右,灌浆量不小于计算量,压力灌浆过程中填充系数为1.3。最佳灌浆材料为M30水泥砂浆,水灰比0.45~0.5,灰砂比1∶1。
二、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要点
2.1构件拆分
首先,要完善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进行拆分,重点应该放在叠合板的质量上以及对数据大小的控制,以避免后续的叠合板吊装出现问题时,应保证后续叠合板的施工工艺手术应用的安全性。
2.2 计算叠合板厚度
在确定叠合板的质量和尺寸后,要对工艺进行改进。技术人员根据不同叠板的施工要求进行计算叠合板的厚度。一般情况下,计算叠合板的厚度可控制在60-70mm或60-80mm之间,保证了叠合板在后续施工过程中的受力要求,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应该指出的是,在叠合板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涉及到管线阶段,技术人员应选择厚度更大的叠合板,以此保证叠合板的施工能完全覆盖线路。
2.3锚固钢筋优化
在确定叠合板的尺寸和质量后,可以提高叠合板的质量厚度,技术人员应注重进一步完善锚固钢筋,要分步优化设计,确保锚固钢筋长度超过100mm,同时,为保证叠合板的施工,应避免叠合板施工之间的矛盾,为后续施工质量的保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 起重载荷分析
技术人员还应注重对工程技术应用过程中所需的起重荷载进行了分析,根据叠合板施工的实际需要,选用不同的塔吊以确保后续吊装环节的安全。例如,在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技术人员可以为了结合实际施工的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根据叠合板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施工所需的起吊重量应根据不同的叠合板进行调整,以满足叠合板所需的提升载荷。
2.5 选择合适吊架,对支撑体系进行分析
在叠合板施工工艺中,针对叠合板在实际施工中容易出现问题,一方面,技术人员需要根据胶合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吊架,确保设备在叠合板吊装的实际过程中得到吊装,并且板的每一点都能均匀受力,从而保证叠合板起重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技术人员也应对安装的安全负责,吊装叠合板前,在叠合板上设置加强销孔,以保证安全,确保叠合板在吊装时的高度能保持在设计高度,以保证这一环节的效果和质量。最后,在完成以上施工工艺的基础上之后,技术人员还要对叠合板的支撑体系进行分析,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从而可以避免叠合板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叠合板的施工技术应用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叠合板的施工工艺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建筑技术,因此,本文着重对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应用叠合板施工技术时应注意的事项,希望能为今后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梁伟,张泉,宫文晋 . 某大型公建装配式叠合板施工技术要点[J]. 建筑技术,2018,49(S1): 76-78.
[2] 刘洋,李志武, 杨思忠,等. 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研究进展[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1): 61-68.
[3] 郭舒,郭建华. 装配式建筑预应力叠合板生产质量技术措施[J]. 混凝土世界,2019,118(4): 78-82.